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冷冻电镜技术

2017-10-09 11:39|编辑: 王老师|阅读: 496

摘要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Jacques Dubochet, 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获奖,以表彰他们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

2017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士洛桑大学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Joachim Frank,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们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很高的分辨率确定了溶液里的生物分子的结构。

冷冻显微术又称为冷冻电镜技术。三位科学家使这一技术能够以高分辨率测定溶液中的生物分子结构,这一突破对生物化学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冷冻显微术介绍

冷冻电镜(Cryo-EM)惯称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是指在低温下通过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去观察实验样品的显微技术,它与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一起构成了高分辨率结构生物学研究基础。

来自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官网介绍说,冷冻电镜这项技术简化并大幅度提升了生物分子成像的质量,将生物化学研究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此次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分别在冷冻电镜基本理论、重构算法和实验方面作出了早期重要贡献。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电子显微镜只能用于死亡物质成像,因为强大的电子束破坏了生物材料。但在1990年,理查德•亨德森成功利用电子显微镜在原子分辨率上生成了蛋白质的三维图像。这一突破证明了该技术的潜力。

冷冻电镜方法结合三维重构技术近年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发展迅速并正在取得重要突破。与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波谱学(NMR)等传统的测定蛋白质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相比较,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保持生物样品的活性和功能状态;

2)无须制备晶体,特别适合难于结晶的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判定;

3)结合新型的电子显微镜、制样机器人等设备和技术,可以实现显微制样、数据收集、三维重构全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为高通量、快速解析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打下基础。

声明:本文综合来源于青塔及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17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2017-10-09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2017-10-09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2018-10-03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强基综评考生重点关注2022-10-08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公布2023-10-04

没有更多了

  • 2023强基计划笔试真题

  • 2023强基计划面试真题

  • 2024北京大学强基转段名单

  • 强基计划转段

  • 2024上海交大强基转段名单

  • 2024四川大学强基转段名单

  • 2024强基计划转段名单

  • 2024年强基计划

  • 上交大2024强基计划

  • 竞赛生强基计划优势

  • 强基备考

    强基备考

  • 综评备考

    综评备考

  • 选科指导

    选科指导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热门资料

    热门资料

  • 校测指南

    校测指南

  • 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 升学规划

    升学规划

  • 查分数线

    查分数线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自主选拔在线

zizzsw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