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升到高一,是一个大跨度的跳跃,你是否对全新的高中生活感到迷茫和担忧呢?本文将从高中阶段的理解、高中学习的理解、高中学习与生活的安排、高中阶段你身边的人四个方面,给即将步入新高一的你一些建议。
这是他们曾经忽略,如今你要把握的22条铁律。
对高中阶段的理解
1.很多老师对你说,高中很累,大学很幸福,你们熬过去,就是未来。这种假话其实鼓励不到谁。
事实上,大学更累,只是累得不同,累得有趣。高中是最后一段任务单一的时光,努力学就能看到结果。大学选择更多,更复杂,很多人倒在了反复选择的路上,努力不一定有结果。
2.高中的重心无疑是高考。高考是最后一次极其公平的考试,未来研究生考试,企业面试,都受太多的其他因素影响。而高考,你的努力决定你的大学,大学又决定你起步平台的大小。很多人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实际上,越大的心,越需要足够大的环境。
3.中国大学之间的差距,是很明显的。那些告诉你就业后,清北复浙交毕业生和其余大学毕业生差不多的,往往都是工作没几年的菜鸟。工作几年后,差距会越来越明显,越好的大学,未来的上限越高。当然这是整体,拿特殊的单独个体当反例是无效的。
下面是个有趣的现象:你听过清北之间互黑,但你没见过别的学校黑清北。没有国内top1大学,但是国内top2很明确,没有top3但是top5很明确。
4.千万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中国的任何一个时代,只有英雄不问出处,从来没有读书人不问出处。
5.最忌讳半瓶子的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对社会的理解。学习上半瓶子,终究会被测试检验,这个容易发现;而在社会的理解上半瓶子,则是隐蔽、致命的。
对社会的形态、发展缺乏理解,比如对不同省份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在缺乏对比、数据研究的情况下,同学们不要盲目去定论教育公平、超级名校、高考改革、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等等,不是不关注社会发展,而是不要站在单个人的角度去看社会问题。
谈到个人,就扎实学自己的。
对高中学习的理解
6.高中学习,无论是容量、难度、强度,比起初中,都有显著地提升。从思想意识上,不能刻板按照对初中学习的认识,理解高中学习。从方法论上,要调整为:摸索-调整-适应。
直白来说就是,高一,不要自以为是,先把自己摁在泥土里,再慢慢爬起来。
7.上课务必集中注意力,认真记笔记,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比较难的内容时。遇到一些不懂的内容,不要马上就去问旁边的人,旁人来不及给你解答疑问,你还会错过正在进行的内容。
总有天才不记笔记,但你要坚信,你不是那个天才。
8.要敢于向老师和同学问问题,一不要容忍模棱两可的存在,一定要提问解决;二不要怕被人嘲笑,过来人告诉你,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嘲笑别人。
当然,应当尽可能向老师提问,同学掌握的并不一定那么牢靠。
9.一定要有预习、复习。预习时提出问题,上课去寻找答案;复习时归纳整理,明确哪些已经掌握、哪些还未完全掌握。
总结归纳,是高中阶段最关键的学习方法。
10.做题一定要扎实。尤其是大题,感觉会和做出来,不是一回事。刷题不是靠眼睛,一定要动手做。
不怎么用草稿纸的同学,一定有问题。
11.各科目要尽可能平衡,肯定有突出的科目,但是不要偏科!
不要想着依靠优势科目就能补足短板的缺漏,老生常谈的“短板理论”你肯定知道,最终决定储水总量的是短板而非长板。
当下高考,整体分数都膨胀了,不能有明显的弱项,补足短板比拉伸长板更有效果。
12.说完别偏科,接着谈抓重点。各科目均衡发展并不是要放弃抓重点科目,如果说均衡成绩决定你最终处在哪一个等级,那么重点科目往往能决定你在同一等级中的高低位置。
重点科目有二,一是突出的优势科目;二是分数权重大、拉分容易的主科目。新高考下,语数重不重要,你自己把握。
13.不要盲目买参考书。很多同学总是害怕自己的参考书不够全面,急着去买更多参考书。但是,如果连有的参考书都没吃透,买再多也是碓灰。
14.还是说说竞赛吧,毕竟新高一,接触竞赛是大多数顶尖同学都会遇到的事。就说一句,不多。
学竞赛,高一就是高三,留给你自行体会。
关于高中学习生活的安排
15.高中阶段,主业就是学习。这个想法要摆正,无论是社团、科创、运动还是娱乐,都不能影响主业。
不要觉得,社团活动参加少了,能力弱了,进入大学后会吃亏。进入到大学“大染缸”,只要你积极不排斥,这些能力会提升得更快。关键在于,大学的层次,决定平台高低和视野的开阔度。
16.不是不让娱乐,而是一定要降低娱乐的优先级。
没有什么必须要打的游戏,也没有必逛的街,娱乐只是为了调节到更好的学习状态。
17.无论学习还是娱乐,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规划。规划不要定的太草率,并且一定要执行,学习计划要有足够的完成率,娱乐计划要说到做到,不能无限的后延。
不能自律的人,大概率未来是loser;自律的人,干什么都能成。
18.很多过来人或者老师,都在强调平衡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其实,于很多同学而言,时间的利用,根本就没有到一个需要考虑平衡的地步,大量的时间还在浪费,并未投入到课内学习中。
与其在活动和学习间权衡,不如竭力缩减浪费掉的时间。
19.如果总用“我才高一”掩盖自己的懒散,就算到了高三,你也紧张不起来。
习惯是养成的,态度的转变亦非一朝一夕能成。
关于高中阶段你身边的人
20.高中阶段,是你去适应你的老师,而不是你的老师去适应你。
21.一定要有好的朋友,注意是有好的朋友,不是有好朋友。
好的朋友,愿意分享,互相倾诉但不消极,积极向上,可以一同努力。不好的朋友迟早会把你带歪。
22.父母,没有什么是不能和他们说的。你告诉他们的越多,他们越了解你的情况。但父母说的,你也不用全部听,比如相互间的攀比、一些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建议。
最后,一言相赠: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创知路教育帮陈柞同、林德铭,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