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浙江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选拔测试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们赶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参加为期两天的考试,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第一天笔试,第二天面试。
昨天下午五点,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到达紫金港校区东大门,门口已经有不少等候的家长。浙江大学强基计划的笔试时间为下午两点三十分至五点三十分。根据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所有考生须从浙江大学的紫金港校区东大门进入,经过测温和身份核验后,由专车接送到达笔试考点和面试候考点。笔试结束后,考生由志愿者引导回到上车点。
我们和等候的家长们聊了聊,发现来参加强基计划考试的考生,大部分来自省外,黑龙江、四川、河北、安徽、江苏、北京、天津等地方都有。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学霸的家长们很快熟络起来,互相交流着经验。
郭女士来自河北,她们是在昨天抵达浙江的。她的女儿对历史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高考成绩略低于浙大的录取水平。因此当得知浙大的强基计划招生包含历史专业时,这对她们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而对另一位来自河北的家长来说,尽管孩子参加了浙大强基计划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招生,但她一开始并不积极:“这个政策今年才开始施行,都还在摸索的过程中,未来会有什么变化都还不清楚。”但儿子的坚定让她决定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船到桥头自然直嘛,多一个选择也好。”
一位爸爸刚从北京赶到杭州,从火车东站直接打车到学校门口等儿子。“之前有事情没能一起来,孩子一个人先来的,这么重要的考试,还是要赶来陪陪他。强基计划只能报一所学校,我们儿子一心要考浙大。高考结束也没好好休息,强基计划今年是第一届,虽然没啥经验,也要准备一些。”
五点四十左右,笔试考试结束,载着考生们的专车到达了校门口。大部分学生都说这次考试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并不局限于课本。一位理学类考生表示,浙大强基计划的笔试内容明显比高考要难。另一名来自黑龙江的女生回忆,理学类笔试共58题,数学和物理内容各占一半,其中物理的知识范围基本来自于课本,数学要难很多。
而对人文历史类的考生们来说,课外积累同样是考察的一大重点。一名江苏考生回忆,人文历史类的笔试共120道选择题,其中大部分考题都来自于课外文史知识和文化常识,考察的方式也十分细致:“它的题都是比如说以下哪一句话来自于哪一本书,还考了很多国外的内容,比如《荷马史诗》,还有日本的一些文学作品。”不过,她的父亲倒是十分乐观:“反正入围就是一种肯定嘛!”
今天,浙大还将继续进行强基计划的面试环节。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浙江新闻客户端,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