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号,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会议中,全国人大代表们提出了许多和教育相关的提议,比如高考时间调整、取消英语主科地位等。本文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分享一下,2021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和教育相关的提案。
高考时间调整
目前,高考时间固定在每年6月的7日和8日,这几个数连起来,被戏称为“录取吧”。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吴仁彪和其他经历过孩子高考的家长一样有了新的体会,并在今年的两会中提出建议:高考时间微调到6月的第一个周末,而非固定的7日、8日。如果6月7日、8日不是周末,很多考生家长会请假专门陪孩子参加高考,交通管制也会影响市民出行。
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不再将英语设为中小学主科和高考必考科目,并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他表示,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缩短教育学制
全国人大代表张红伟建议:调整中小学教育学制。
张红伟表示,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从7周岁开始上小学,高中毕业19岁,大学毕业23岁。如果再接受研究生教育,走出校园时已经是26、27岁“高龄”。如遇到就业难,很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时已经接近30岁。如果是女性,按现有55岁退休的规定,她工作的时间还没有读书的时间长。学制太长,推迟了就业时间,社会各方面压力又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如教育成本高,增加家庭负担;婚育时间明显延迟,老龄化问题显著等。
体育是否要进高考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去年提案建议,在加强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将体育上升为“第四大主科”。今年,他将重点关注体育要不要进高考、如何进高考、进了以后怎么考的问题。“体育中考、高考指挥棒导向的逐步明确,能引起全民对体育的重视。”
声明:本文由自主选拔在线(微信公众号:zizzsw)综合整理,信息来源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及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