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的教育政策非常利好,每年中考前后,都有很多家长陷入迷茫,通过分类,我们发现三种典型类型的家长:第一种是:孩子不管多少分,花多少代价都要读普高,认为普高就是唯一出路,觉得读了职高技校就低人一等且还没前途;第二种是:对教育政策不清晰的,根本不知道哪些是适合孩子升学的路径,认为非把孩子送去普高读也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第三种是:孩子能有高中读的,只是志愿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知哪些学校值得报考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志愿到底应该如何填报。
第一步:合理预估中考分数
切记不要直接使用大考的卷面分数来择校填报,常见的预估成绩方法有以下三种:
1、年级排名定位法
根据学生一模的成绩和年级情况,结合学校往年的中考成绩,得出大概的中考分数段。
2、平均分定位法
将学生一模成绩和一模年级平均分作差,所得的差值,再结合该校往年的中考平均分,也大概可以估算一下中考可能的得分。平均分定位法,对于生源相对稳定的学校会更有效。
3、横向模拟对比分析法
如果考生所在的学校不公布排名的情况下,我们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找一模其他相对比较公开的同一统考的兄弟学校的数据来做分析,看本次考试分差情况(参考上面的排名定位法)
第二种:如果本区都没有公开,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就是,找相对公开数据的其他区学校所在区的一模试卷,全真模拟做一遍试题,根据成绩预估分数;
需要注意的是:
估分并不是直接估今年的考分!因为今年试题难度还不知道,所以是无法知道今年实际分数高低情况的,而且广州中考是考前填志愿,填志愿的参考是往年的录取数据,估分的逻辑是根据现在的情况,估算相当去年或前年中考的分数情况,再把这个分数代入当年的录取分数来参考。
第二步:多维度剖析评估选择心仪学校
第一步:看入口分数-对比你的估分筛选
估完分后,结合目标学校历年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再预估自身情况综合评估后筛选出自己可报的高中学校范围,选择适宜的学校填报。
第二步:看出口成绩-在第一步中进一步筛选
学校能力及出口成绩也是择校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第三步:看环境看校风等-综合考虑
前面各校连续都有开放日,相信大部分同学和家长都已经到校进行参观,对学校环境、宿舍、图书馆、校风等等,都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步:熟悉中考志愿填报录取原则
1、第一批普高各类按:按特长生→自主招生→外语艺术类→港澳子弟班的顺序先后录取。
2、第二、三、四批次录取规则如下(第二批名额分配额外有: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和校内竞争):
志愿优先+高分优先+梯度保护优先原则一:志愿优先原则:也就是说同一个批次、同梯度线上录取时先考虑第1志愿,再考虑第2志愿,依次类推。同一批次同一分段录取次序(1)填报该校为第一志愿的考生;(2)填报该校为第二志愿的考生;……(3)下个分段填报该校为第一志愿的考生;…(4)直至录完该校全部招生计划。原则二:高分优先原则:是指在同一批次、同梯度线上、同一个的志愿序号,按分数高低进行录取。原则三:梯度保护优先原则:是指在同一批次,对达到“梯度线”上的学生,相对在梯度线下的考生,其全部1-6志愿(或1-3志愿)优先录取
第四步:科学合理制定志愿填报策略
1、注意批次选择搭配因为志愿是按第一、二、三、四批次的先后顺序录取的,所以,前面的批次如果被录取了,后面批次的志愿失效(而且不能参加普高补录!),所以在选择前面批次的志愿的时候,要考虑与后面批次的组合。如果后面批次还有更好的选择,前面批次就不要降低要求选择填报,如果后面批次竞争更大,可以争取前面的批次降低要求录取(比如名额分配批次)2、拉开梯度选择志愿按1-6志愿序号先后顺序录取,所以填报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梯度,也就是后面志愿比前面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参考往年)要低,逐个往下降低要求,保证能够被录取。
3、万能填报参考模板如果你没有任何思路,可以参考万能填报参考模板第一志愿:选择在同一梯度分数在您估分附近的高中(可冲可稳)第二志愿:选择同一梯度踩梯度线或可能在下梯度线附近的高中第三志愿:选择下一个梯度踩线的高中第四志愿:选择下一个梯度踩线的高中第五志愿:选择下下个梯度的比较好的高中第六志愿:选择下下个梯度踩线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