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考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考生在报考强基计划前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规划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做出理性而明智的选择。只有真正适合强基计划培养模式的考生,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推荐阅读:2026年强基计划报考指南与政策解读合集
福利资料领取:
为方便2026届强基考生高效申报,特整理《新高三强基计划培养规划指南》电子资料,帮助大家提前了解强基计划报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常见问题,从而能够更从容地做出决策。通过提前布局和规划,考生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准备高考和强基计划的申报,大大提高升学的成功率。我们相信,这份指南将成为考生们在申报过程中的得力助手,为他们的梦想之路保驾护航。
哪类考生不适合报强基计划?
高考成绩不匹配
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全部为“985院校”,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相匹配。并且,入围强基需要依照高考成绩,最终录取高考成绩也占有85%的比重,高考成绩是强基的第一道门槛。
如果考生自身高考成绩与“985院校”差距较大,那么花很多心思去研究志愿、报考备考,最后却没能入围录取,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对考生心态也有较大影响。
对专业有执念
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近几年也有更多精尖领域A+王牌学科招生专业加入,但专业上并没有统招选择性大。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到其他专业就读,所以那些对专业有比较强执念,同时志愿专业又不在强基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就要谨慎考虑是否报考了。
过度追求名校光环
强基计划是为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所推出的招生政策,日后要到国家需要的领域发光发热。
而有些考生家长一味追求名校光环,想要借助强基计划做跳板进入“985院校”,被录取后再转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管理学”等热门专业,这是不可能的。
缺乏科研精神、思维及研究性学习能力
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所以要有立志投身某一事业,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决心。
同时在强基计划的高校招生中,这一点也会是重点考核项。因此,科学精神、思维及探究性学习能力也是判断要不要报考强基计划的重要因素。
擅长应试,校测小白
在强基计划综合成绩中,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成绩占比15%,因为强基招生高校都是顶尖学府,能够入围的考生高考成绩可能只有分毫之差,所以校测的15%就成了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决定因素。
而在高考高分段群体中,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于高考有着独特的心得,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题目风格都得心应手。可他们也同样拥有很大的劣势:对于参加除高考外的考试时,心理素质较低,对于超纲内容和非高考题型的解答能力非常有限。
强基校测往往难度是大于高考的,甚至会出现一些竞赛同水平题目,没有过硬的学科核心素养,很难在优中选优的校测中脱颖而出,拿到录取名额。
强基计划不适合所有考生报考,希望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决定是否报考。
高三该如何备考强基?
1、了解强基计划招生政策
✅首先要梳理报考时间线!
报考强基的考生,要明确强基计划从报名到录取的整体流程和时间节点。如:2025年强基计划在4月上旬发布招生简章,进行网上报名(一般有10-20天左右的报名时间);6月上旬考生参加统一高考,高考出分后各省提供高考成绩确定入围校测名单;高校根据校测名单组织校测,7月5日前公布录取结果。
✅其次是关注各高校招生动态!
不同高校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限报要求、报考材料、入围政策、校测情况、录取规则等都有所不同,要定期关注各高校的官方网站、招生公众号等,获取最新信息。
2、增强基础学科能力
由于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暑假期间要重点加强这些学科的学习,可以通过做高考试题、参加线上课程、阅读教材等方式,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尝试拓展自己的学科能力,如参加研学活动、自主学习竞赛知识等,为强基计划的笔试考核做好充分准备。对于非竞赛生来说,了解一些竞赛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在强基校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重视提升综合素质
强基计划校测包含面试环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潜力的考察,2025年39所强基高校均考核面试,其中有15校仅考面试,面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新高三及低年级考生现阶段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演讲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例如每天阅读一些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等,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了解报考学科的前沿动态,如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科普书籍、关注科研新闻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面试中的专业问题做好准备。
4、做好背景提升
回顾自己的高中学习经历、参加过的活动、获得的奖项等,梳理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为撰写个人陈述和自我介绍提供素材。
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经历、兴趣特长、报考理由、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撰写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
❗❗强基在线团队提醒:在强基报名材料中,部分院校需要提供高中历次大考的成绩,这些在材料审核中有一定的参考权重,同学们不要忽视每次重要考试!
💯温馨提示:
新一轮强基备考已经开启。那么,低年级该如何进行强基备考?各个学校的入围以及录取情况是怎样的?我们能提前做什么?别着急!大家找准各自的队伍,扫码入群,群内专门分享强基最新政策解读、各校动态和备考经验,同时群内也有老师为大家进行线上答疑,还在等什么,快快加入我们吧~
![]()
![]()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