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或许是强基计划最容易上岸的一年,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多项政策变化的综合考量,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招生规模的适度扩大。这一变化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学子有机会通过强基计划进入理想高校。接下来为大家带来强基相关的内容,意向强基的同学们重点关注!
免费福利💯
①《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填写攻略》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62436540295290206
②《2025年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免费领取:
推荐阅读:2026年强基计划报考指南与政策解读合集
推荐阅读: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解读汇总
2026年强基招生政策趋势
政策进入成熟期且持续扩招
强基计划从2020年开始实施,2026年将迎来第7年的招生,各种政策和制度进入成熟稳定阶段,2026年正好处于这个关键节点。
数据显示,2025年39所双一流高校的强基招生总人数已经突破7500人。2025年也有多所高校和省份扩招,预计到2026年招生规模有可能近一步扩大,这让更多考生可以有机会进入理想高校。
🌈2025年强基计划从招生省份到招生计划人数扩容情况:
🙌强基招生省份增加(部分):华南理工大学新增广西、甘肃招生;电子科技大学新增山西、江苏、湖北、陕西招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辽宁、浙江、江西、湖北、新疆招生等
🙌强基计划人数增加(部分):北京招生约473人,较24年增长约72人;江苏招生约465人,较24年增长约56人;山东招生约507人,较24年增长约53人等
降分幅度明显,入围规则多元
强基计划录取成绩由85%的高考成绩+15%的校测成绩组成,从往年数据来看,强基比统招分数普遍低5-30分左右。
众多考生能够通过校测优势“降分上岸”,同时越来越多高校采取提前校测、加权单科成绩,单科小破格的方式选拔在某些学科上有优势的同学。
比如:
1️⃣2025年人大、东南大学加入提前校测模式,有12校开始实施提前校测;
2️⃣单科加权核心科目扩大:加权科目从数学、物理扩大到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生物等核心科目,逐渐从单一科目扩大。湖南大学加权系数高达2倍。同时加权不仅局限于入围阶段,国科大将加权直接放到录取综合分中。
3️⃣多校新增“小破格”:北师大、华科大、中农等7校新增“小破格”政策(高考单科成绩达标可破格入围),2025年共有15校可以通过单科成绩破格入围。
入围标准更加多元,考核方式更趋科学,这种调整使得更多有学科特长但高考成绩略逊的考生有了展示机会。
培养体系升级,试错成本更低
随着强基计划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各高校纷纷推出优质资源倾斜政策。清华大学的“致理书院”等特色培养模式已经成熟。
这些书院制培养通常配备一流的师资和科研条件,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和本硕博衔接培养,为学生提供远超普通专业的学习资源和发展平台。
培养质量的提升反过来促进了招生环节的优化。高校更加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减少了早期阶段的试错成本。对2026届考生来说,这意味着更加公平、科学的选拔环境。
报考趋于理性,减少无效竞争
随着强基计划即将进入第7年,考生和家长对其认识更加全面,报考决策更加理性。不再将其简单视为进入名校的“跳板”,而是基于真实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选择。
这种理性报考趋势使得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脱颖而出,减少了与功利性报考者的无效竞争,提高了志趣相投考生的录取概率。
准备时间充足,新高三的独特优势
相比于往届学生到高三下学期才仓促准备,2026届考生现在开始准备,拥有整整一年的准备期。这个时间优势不可小觑。
在这12个月里,考生可以:系统复习学科知识,夯实基础;研究各校强基政策,明确目标院校;准备申请材料,突出个人特色;进行面试训练,提升综合素养。
在强基计划“高考成绩+校测表现”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充足准备时间意味着可以在两个环节都做充分准备,提高成功上岸的概率。
2026届考生应该如何规划准备?
①需要做好自我评估:是否真正对基础学科感兴趣?能否接受本科阶段不转专业?是否愿意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只有明确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避免盲目报考。
②应该科学选择目标: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光环,而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领域。不同高校的强基专业各有特色,需要仔细研究比对。
③提前准备校测:强基校测通常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尤其是面试环节,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提前进行针对性训练。
💯温馨提示:
新一轮强基备考已经开启。那么,低年级该如何进行强基备考?各个学校的入围以及录取情况是怎样的?我们能提前做什么?别着急!大家找准各自的队伍,扫码入群,群内专门分享强基最新政策解读、各校动态和备考经验,同时群内也有老师为大家进行线上答疑,还在等什么,快快加入我们吧~
![]()
![]()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