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校测笔试已顺利落下帷幕。据相关消息透露,此次北京大学的物理考核在命题风格上与清华大学的侧重点存在明显差异。清华大学的问题大多偏重于“高考拓展”,而北京大学则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平稳过渡和逻辑结构的完整性,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校测笔试物理试题独家评析,一起来看!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校测笔试及面试试题汇总
推荐阅读:2024年强基计划考试笔试及面试试题汇总
2025北大强基校测物理评析
注:以下评析内容序号不代表题号
北京大学本次物理强基命题展现出“立足高考主干、自然延伸大学基础、强调知识连贯性”的鲜明特色。与清华大量问题偏重“高考拓展”的风格不同,北大试题更注重知识体系的平缓过渡与逻辑完整性,整体难度与清华相当,但对非竞赛背景学生更为友好。
1、本题以经典绳绕圆柱模型为载体,通过“动态半径”这一精妙设计,实现了从高考圆周运动向大学物理核心思维(角动量守恒)的自然跃迁。
题目表面情境简洁,却深度考查三个关键能力:守恒律的敏锐识别,包括角动量守恒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动态过程的逻辑拆解,半径减小导致线速度增大、张力呈立方反比剧增;理想模型的极限推演,预判张力发散与缠绕时间无穷性,揭示物理与数学的深刻耦合。
2、本题以理想气体内能计算为命题载体,考核宏观参量与微观常数的关联,突出对热力学微观机制本质认识的要求,考核上更加注重对物理内在的要求而淡化了繁琐的计算,强调对微观常数体系的融通能力,考核“从统计视角重解热力学”的认知深度。
3、本题以透镜两次成像为背景,通过“固定物像距”和反映“放大率”的像高比来考核几何光学中的经典问题成像公式,而且将成像公式与能量守恒的本质建立内在关联,即光通量不变时,亮度反比于像面积等。突出了对成像公式本质的理解和物理学的逻辑推断要求。
4、本题通过“同轨道半径、同速率、不同质量”的行星设定,考核学生对天天体运动的理解。整理而言,属于高考范畴内的问题,通过天体运动相关公式即可解决。
5、本题以三电阻的开放性组合设计,考核电路连接相关知识,学生易机械化记忆串并联公式,却忽视“部分接入”与“混联叠加”的多样性。检验对“等效电阻全域覆盖”的严谨思维,凸显强基命题对组合灵活性与计算完备性的双重苛求。
6、本题聚焦高斯定理的核心判据,即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仅由曲面内净电荷量决定。电通量相关的概念属于超出高考范畴的知识点;而且,本题的考核点更加注重对高斯定理本质和内涵的理解,讨论不同电学场景下电通量的变化等问题。
7、本题通过“完全弹性碰撞后物块速度水平”的约束条件,考核斜碰问题中的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问题,属于高考范畴内的问题。通过综合相关运动学、动量以及几何条件等可对本问题进行求解。
✅北大强基物理试题总评:
通过对以上试题的评析可以看出,北大强基物理测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北大考题与高考衔接紧密,弱化“知识断层感”。不少试题直接依托高考核心模型,通过设问升级提升思维要求。
例如,角动量与圆周运动综合题虽涉及刚体概念,但以学生熟悉的绳系小球模型为载体,仅要求将线动量拓展为角动量守恒的定性分析,避免复杂计算。
二是,拓展考点“半超纲化”,凸显自然延伸。超纲知识点均与高考模块强关联,体现出考试难度的延续性。
例如,光学透镜成像公式:在高考几何光学(透镜光路图)基础上,要求用公式法定量分析像距与物距关系,但未涉及复杂系统组合;从分子动理论切入,重在理解热力学温度的概念;作为力学综合题环节出现,仅要求认知角动量守恒的物理场景;通过电通量等概念考核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等知识点。
三是,命题无“竞赛化”跳跃,强调稳健思维。全卷无偏题怪题,所有拓展点均可在大学普物教材中找到基础原型(如角动量守恒在刚体中的表述)。
时隔几年后,北京大学又重拾物理的考核,这体现了北京大学对学生的数理逻辑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次命题风格更契合“厚基础、强衔接、重可持续” 的培养导向,为非竞赛背景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建议低年级同学备考以“扎根基础+前瞻拓展”为核心策略:
1️⃣首先,深度理解高考核心模块,不满足于解题答案,深挖物理图景与定律内涵,并建立物理“问题链”思维。
2️⃣其次,同步渗透强基有限拓展点,结合高考章节延伸关键概念,重在理解本质而非记忆结论。
3️⃣同时,锤炼逻辑迁移能力,拆解综合题步骤、用可视化工具理解抽象概念,并通过高考压轴题反向解析强基命题逻辑。切记避免盲目刷竞赛题或死记结论,用基于高考学习的“有限拓展”重构基础学习,逐步构建物理逻辑链的学习品质。
有奖征集啦
🎉《2025年各高校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笔试面试试题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丰厚现金红包奖励,欢迎考生踊跃参与!!
✨欢迎大家积极提供试题、考情、备考心得等,把真实的亲身经历汇聚成经验,届届相传,为学弟学妹提供更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