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与黄浦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市大同中学顺利举办。大同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共同设立的“未来卓越工程师班”,旨在探索理工科人才梯队培养的连贯模式。第二个项目则是向明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教育合作办公室携手打造的“振义班”创新实验班,该项目专注于探索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路径。
相关阅读>>>2025北京各学校拔尖创新培养项目汇总
12月26日午后,上海交通大学与黄浦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市大同中学顺利举办。此次合作将启动两个为期三年的高中至大学衔接培养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大同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共同设立的“未来卓越工程师班”,旨在探索理工科人才梯队培养的连贯模式。第二个项目则是向明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教育合作办公室携手打造的“振义班”创新实验班,该项目专注于探索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路径。
依据合作规划,大同中学将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术前沿优势,通过“未来卓越工程师班”实施“优选生源”“优质课程”“优化教学”“优育人才”的全方位培养策略,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水平的卓越教育班级。双方期望通过为期三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出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卓越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以及丰富项目式学习经验的创新人才。
优选——每年在大同中学高一新生中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规划与志愿,推荐和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该班。期望通过三年的联合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强,项目式学习经历丰富的创新人才将脱颖而出。
优课——卓越班学生将参与交大理工启蒙拓展课程,如人工智能、芯片(集成电路)设计、鸿蒙应用开发等优质课程,并获得专业指导。规划培育学校创新实验室群,深入推进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跨学科实验教学。
优师——交大骨干教师作为卓越班导师,参与卓越班理工创新人才基础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交大科研骨干团队指导卓越班学生研究型学习并指导课题深入研究。
优育——交大的学生创新中心资源将对卓越班的学生开放,为他们创设更多工程训练体验机会,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参加数学建模、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智能驾驶、鸿蒙应用开发等创新大赛的比赛机会。
在向明中学,“振义班”以该校校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的名字命名。
上海交大医学院基础教育合作办公室将为向明中学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涵盖课程建设、专家导师团队、课题研究指导、科研资源共享以及社团共建等关键领域。
具体而言,上海交大医学院“懿嘉”成长导师团的专家及其他资深教师将为向明中学的学生带来一系列特色课程,涵盖生命健康、科技创新等主题。此外,还将举办健康大思政、科学(医学)前沿、生涯规划等领域的专题讲座和周末成长营活动。这些专家和教师还将亲自指导“振义班”及其他优秀学生开展科技创新课题研究。
同时,上海交大医学院将开放其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向明中学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走进大学”,参与高校夏令营等活动。此外,医学院的学生骨干也将积极参与支持向明中学医学、生命科学类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园表达了对本次合作的深切期望,她希望通过此次合作的稳步实施,推动区域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进而引领全区中小学共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她展望“未来卓越工程师班”与“振义班”这两所高中与高校共建的学科基地能够发展成为全市的标杆,吸引更多杰出人才加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书记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亮均表示,此次合作是双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重要契机,通过共建“未来卓越工程师班”与“振义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发展平台和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黄浦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郭金华详细阐述了区校合作办学的背景及具体内容。他指出,此次签约标志着黄浦区在布局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项目、加速构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联动培育体系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展望未来,黄浦区将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下,继续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贯通培养的新路径,致力于理工创新拔尖人才的早期发掘、选拔、培养与激励。这一举措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助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加入“低年级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这这里,可以获取各科知识点精讲资料 ;第一时间更新最新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解惑 ;助你高效学习,科学规划升学之路!
立即扫码加入,开启升学之旅吧!🎉
↓↓↓↓↓↓↓↓
如加群失败,可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统一邀请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