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当下语文教育不重基本功 七成高考作文有错别字

2014-08-18 09:17|编辑: 符老师|阅读: 411

摘要

当下的中学语文教育出了问题!语文教育不重基本功,各种改革政策重形式轻内容,导致学生的基本功明显下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高考作文卷中六七成的试卷都存在错别字,这甚至导致近年来很少出现高考满分作文。

当下的中学语文教育出了问题!日前在一场名为“中国语文教育:时间与反思”的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提到,当下的语文教育不重基本功,各种改革政策重形式轻内容,导致学生的基本功明显下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高考作文卷中六七成的试卷都存在错别字,这甚至导致近年来很少出现高考满分作文。

华东师大语文教研中心副主任周宏多年担任上海市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他认为,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是失败的,结果就是花里胡哨的改革政策太多,但实际效果很差。他在演讲中提到,上海多年来一直少有满分作文,直接原因就是学生的错别字越来越多,“根据我们阅卷组的统计,60%~70%的高考作文当中都有错别字,而根据阅卷规定,作文当中每个错别字扣1分,最高扣3分为限。几年前曾经有考生获得过作文满分,其实他的作文当中也是存在错别字的,后来因为卷面整洁而给予加分,这才产生当年的唯一一篇满分作文。”周宏分析原因说,错别字不断的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出了问题,教育工作者热衷于各种改革,热衷于增加题量和所谓体现区分度的“科学化试题”,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太多的改革反而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下降,“就这样,我们通过种种教学改革,终于让学生越来越讨厌语文。”

还有一件事也让周宏对当下中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表示忧虑。周宏曾经为本市一所名校命制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其中一道题是“成语题”,即要求考生根据给定解释写出对应的成语,或者解释给定成语,共有10道题,“其实这些成语并不生僻,但让我们失望的是,在3000多份试卷当中,答对3到5题的只有9人!大部分人只能答对一两道题!”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讲师、博士沈章明同样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感到忧虑。2011年时他曾经指导过一个朋友孩子的语文学习,这个学生是本市一所老牌示范性高中的高三学生,一天他对着一道题里面的一句话“读书人读到了最后,读成了蜘蛛”愁眉不展,这句话来自贾平凹的一篇文章。他告诉沈章明,自己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沈章明随口问了他一句:“你见过蜘蛛吗?”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这让沈章明感到惊讶:这个学生已经成年,不但没见过蜘蛛,连电影《蜘蛛侠》也没看过!脱离生活之远让作为70后的他感到不可思议。

沈章明还曾经担任过公务员考试的阅卷教师,某次阅卷过程当中让他颇受震惊的是,一名后来查出身份为数学教师的考生在写申论题时,一直将“剖腹产”写成了“剖肤产”,“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虽然她是数学教师,但将这么简单的字写错,也很不应该!”后来这份试卷被阅卷组保留了下来,作为提醒。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周宏认为,当下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回到教育的原点,重视学生的积累,而非应试技巧,“厚积薄发,先积后发。中小学生应多阅读,而非多做题,从而养成兴趣,形成能力。”沈章明也表示,“当下学生的写作现状可以用‘目中无物,胸中无情,笔下无文’来形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提倡学生阅读,另一方面教师要有共同的信念,作为志同道合的共同体来改革当下的教学弊端,否则你强调阅读,我强调做题,那么现状很难改变。”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作文高考语文高考语文改革

高考英语作文句型100句,迅速提高英语分!2016-02-25

高考语文作文这么写才能得高分2016-05-13

评析:2016年高考作文“四宗最”2016-06-08

史上最感人的高考满分作文,看哭了无数家长!2016-06-17

高考作文阅卷40秒一篇作文,阅卷老师重点看什么?2023-06-05

没有更多了

  • 华中科大强基计划常见问答

  • 哈工大强基计划热点问答

  • 西安交大强基计划常见问答

  • 2023强基计划常见问答

  • 强基计划问答

  • 强基报考问答

  • 强基报名问答

  • 清华强基计划问答

  • 强基计划招生问答

  • 强基备考

    强基备考

  • 综评备考

    综评备考

  • 选科指导

    选科指导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热门资料

    热门资料

  • 竞赛经验

    竞赛经验

  • 热门讲座

    热门讲座

  • 升学规划

    升学规划

  • 查分数线

    查分数线

扫码关注,回复关键词“2025”,领取升学福利

自主选拔在线

zizzsw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