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2016年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方法和技巧,什么?历史还有公式!

2015-10-22 11:22|编辑: 孙老师|阅读: 452

摘要

 历史相对文科生来说并不算一门难的学科,而且历史分数也拉不开差距。只要平时课上细心听讲,课下多背背,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历史最难的部分还是在材料题,考生的答题思路和得分点能不能抓住,有待思考。冰露老师把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进行整理,供考

  历史相对文科生来说并不算一门难的学科,而且历史分数也拉不开差距。只要平时课上细心听讲,课下多背背,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历史最难的部分还是在材料题,考生的答题思路和得分点能不能抓住,有待思考。冰露老师把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进行整理,供考生一览。

  一、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方法

  1、三读材料,获取信息。

  材料一般应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看),明白大体内容,不要在个别字、词上纠缠;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会议、人物等),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弄清楚考查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知识,分清材料中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材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还是相互补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井用笔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句子,对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评论)分点或分层,有些材料较浅显的,可以先看提问,再带着提问看材料并确定有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要注意材料的开头、结尾、出处、注悉。

  2、分析提问,明确要求。

  从提问情况看,一般有四种方式:结合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提问时,应注意某一提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提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有的提问实际上包含着几个要求回答的问题;有的提问是以上一问的回答为基础的;有的提问要求根据几则材料回答,在审题时要注意,在审题时最好把要求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和限制性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遗翻和疏忽。

  3、紧扣提问,认真作答。

  第一,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并且按要求回答,即注意答题依据和限制性条件,如提问为“根据材料……”,那么,答案主要来自相关材料;如提问为“根据所学知回答”,那么,答案主要为所学课本知识;如果没有规定答题的依据,则要视材料和问题来定,

  第二,如果某一问有几个要求回答的中心词,那么在作答时最好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体答案前面。

  第三,组织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一般一问为一段,一问有几个答案要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

  第四,根据具体问题和提问赋分确定答案的多少,如“内容”“措施”“原因”“意义”“异同”等应多答;赋分多的要多答,赋分少的要简答。

  第五,对于“启示”“说明”“经验教训”类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和组织答案,不要在某一个方面展开叙述或分析。

  第六,对于认为很难的问题,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空题,因为高考评卷时,对错答的不负分,另外,对于那些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评分标准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实际上给每位考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第七、语言准确、规范,逻辑紧密、史论结合。

  第八、要使用正确的历史名词、历史术语。从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来看,其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或者不给分。历史学科中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例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土地所有制、君主立宪制、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格局、全球化等,必须准确表达,不能张冠李戴

  第九、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广度第一,深度第二),层次性(分时间、空间、分类别)

  二、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

  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2、历史特点类

  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

  3、历史原因类:

  (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政治+经济+思想)

  (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

  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

  7、影响或意义类:

  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

  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10、历史评价类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识类: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12、开放性问答题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否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自主选拔在线冰露老师温馨提示,虽然历史学科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如果你不用心去学去记,一样拿不了高分。掌握历史学科最基本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还是十分必要的。

自主选拔在线官方微信号:zizzsw,2015自主招生交流3群4563964612016自主招生交流3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历史历史材料题高考历史答题方法

201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你如何完美答题2014-11-05

盘点:历史上最不靠谱的五大战争2015-09-15

2016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与方法,还有真题解析哦!2015-10-22

高中历史的10个隐形知识点,千万别错过!2015-12-24

高考历史热点100题汇总,2022届高考生千万别错过2021-10-18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