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仿佛过的特别快,还剩三十多天今年就要过去了。对于所有的高三生来说,时间更加紧迫,只剩半年的时间可以备考。所以,此时高三的学生和家长尤为焦虑。
最近收到不少对综合评价的疑问,比如没奖项还能报名么?我现在还需要准备奖项吗?现在准备奖项还来得及吗?等问题,本期揭秘10个综合评价真相,便于大家后续科学备考。
1、参加综合评价并非必须有竞赛奖项
纵观2020年全国综合评价招生院校招生简章,我们可以看出除了针对江苏省招生的高校要求必须有竞赛成绩外,其他省份院校综合评价对于奖项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奖项成绩可以提高初审率或加分但不是必须要有的。综合评价招生重点考核的是考生的创新潜质、综合素质等,如果你足够优秀,没有竞赛奖项也是可以报考的。
2、五大学科竞赛初赛奖项也有机会参加综合评价
从2020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看出,考生可以提交竞赛获奖证明,大部分院校可以提供省级、国级的奖项,一些院校可以提供竞赛初赛奖项,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提供江苏省级奖项,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提供山东省三奖项。
如果考生获得省级初赛奖项,在综合成绩比较理想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报考其他省属院校。
3、有奖项并非一定能通过考核
综合评价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量,奖项作为考生报考材料的其中之一,仅凭奖项并非一定能通过考核。考核能不能通过需要综合考察,所以即使不错的奖项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不通过。
4、只要你够优秀,无奖项也是机会多多
大多数综合评价院校虽然对奖项有要求,但大部分院校对于单科成绩或者综合成绩非常优秀的考生也非常看重,并把此作为招生条件之一。所以即使没有奖项的高三考生,不用过于纠结奖项问题,目前认真备战高考,提高综合成绩才是第一要素。
5、综合评价门槛低,一本线上都可以试试
综合评价招生,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的都可以参加。对于成绩本就优异的同学来说,综合评价是给自己的升学多了一个选择,对于成绩在一本线以上但距离名校差一些的同学来说,综合评价就是一个低分上名校的绝佳机会。
6、综合评价并非学校都不好,高水平大学也有很多
综合评价招生是现在高校特殊招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实施院校覆盖范围广,涉及低、中、高各个层次,2020年全国共有100多所院校采用了此种招生方式。其中,有很多高水平大学也采用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如: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
7、未来综合评价更加强基化,高考成绩尤为重要
受到强基计划影响,2020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做出调整,高考成绩占比由原来的60%调整到85%,部分学校校测安排在高考出分后,并以高考的成绩作为入围依据。由此可见综合评价更加注重高考成绩。
8、综合评价无限报,有意向的学校都可以试试
综合评价没有院校数量限报,如果符合报名条件,可以同时报名多所院校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与强基计划(原自主招生)、高校专项之间不存在院校数量限报,如果高校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同时报名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
虽然可以同时报名,但是高校特殊选拔考试的时间可能存在冲突,考生在通过初审后要认真查看考试时间,合理安排,做理性的取舍。
9、部分院校综合评价有锁档,优秀学生需注意
“锁档”即公布高考成绩前,先确定报考志愿,一旦拟录取将不能参加其他批次录取,没有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2020年有“锁档”的院校为:江苏综合评价A类院校、浙江省高水平三位一体大学、上海综合评价、广东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
10、强基不开口,综合评价竞争只会更激烈
2020年强基政策施行,自主招生取消。强基计划对比往年自主招生有实质性改变,并且招生条件有非常大的提高。如果近年内强基计划政策没有调整,未来关注度可能会逐步降低,相对综合评价关注度会越来越高,在招生计划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综合评价竞争更加激烈。
写在最后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好好复习高考文化课更加重要。对于高一高二来说,在政策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提前做好升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意向参加综合评价的考生,可提前适当准备各种奖项,为未来升学增加砝码。
声明:本文由自主选拔在线原创制作, 转载请事先联系授权并标明准确完整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