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江苏、广东、河北、湖南、湖北、辽宁、重庆、福建八省联考,辽宁省历史试题出炉。辽宁省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题型有增有减,“神似”全国卷,有明显辽宁元素。选修内容出现在主观题中。
新高考卷特点
“神似”全国卷
有明显辽宁元素
选修内容出现在主观题中
新高考卷名师点评
高三历史备课组长、沈阳市骨干教师何福全
一、“神似”全国卷
客观题引用文言文史料、主观题出现选修内容、试卷阅读量增加,1月24日上午进行的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学科考试,75分钟的考试时间虽然让多数考生都能答完试卷,但要想充分发挥,时间并不宽裕。
何福全表示,这张试卷从内容和题目设置上看,考点基本都能在新课标和核心素养要求中找到根据,“神似”全国卷。
二、客观题引用大量文言文史料
这套试卷在分数分布上与原来高考大体一致,都是客观题48分、主观题52分。但以前考生在文综考试中答题时间基本上相当于50分钟答12道选择题、3道主观题,现在是75分钟完成16道选择题和4道主观题,时间相对更紧张一些。
尤其是主观题中的前三道题都设置了两问,也增加了题干阅读量。但题型虽有变化,题目的方向考生应该不陌生。“比如第一问问特点、背景,第二问问原因、影响等,而且前三道大题都是材料阅读理解,这与全国卷也保持一致。”
相比于主观题,很多考生感觉客观题有些难度。特别是前五道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客观题均出现了文言文史料,且题目阅读量都在三四行左右,这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有较高要求。
三、选修内容出主观题
以往高考中,选修内容一般出现在一道选做题中,而在辽宁新高考中取消了选做题。这次适应性测试中的选修内容出现在一道主观题中,这让很多考生也有些意外。
“我们之前判断选修内容可能会出现在客观题中,但这次作为一道大题出现了。”何福全说,该题目相关知识点主要在《20世纪战争与和平》,设问毛泽东致西班牙人民书的国际背景和分析国际纵队的意义,确实相对冷门,考生看到这个内容可能会有些‘卡壳’,但毕竟是给材料题,答题应该不难。”
四、试卷体现辽宁家国情怀
由于历史科目是辽宁省自主命题,辽宁地域特色也是这张试卷一个明显特点。“比如选择题出现了国有企业改革中辽宁企业的表现,还有第18题主观题考的是近现代的交通运输,两则材料分别是清代东北地区交通运输状况和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的交通运输状况。”何福全说,这样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和认同,属于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范畴。
针对新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新情况和体现的整体思路,考生需要在接下来的复习中重视课标、筑牢基础、提升阅读能力,在练习时新旧题型兼顾。另外也要对选修内容引起足够重视。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东北新闻网,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