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港中深医学院揭牌成立,9月迎首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新生!

2021-08-19 15:18|编辑: 平老师|阅读: 680

摘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于8月17日正式成立,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本文整理港中深医学院的办学规划于师资队伍,供大家参考!

8月17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医学院成立暨创院院长任命仪式,这标志着经过两年多的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正式成立。

该学院立足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致力建成具备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先进医疗服务和创新医学研究三大功能的,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医学院。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

当天,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内科和外科医师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郑仲煊接受聘书,正式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首任院长。

深圳市副市长陶永欣表示,该医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深港医学教育与医学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8月17日揭牌成立

致力打造国际化医学体系

“今天,我们不仅是见证一所医学院的建立,我们是在见证一个宏大事业的启程。这个宏大事业就是大湾区健康卫生和高等教育融合与国际化的大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说。

2019年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签订协议共同建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深化深港合作、提升深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是重要内容和目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致辞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17日正式成立,其办学理念、目标、培养特色等也随之揭晓。

据了解,医学院以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国际一流的办学基础和教学经验,充分吸收国内外医学院的先进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深港融合的医学教育新模式,建立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医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三个诺贝尔奖科学家研究院与大数据研究院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推动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和转化医学发展,致力于通过创新学习、发现、关怀和领导力的构建,最终成为促进终身健康的全球领导者,以培育新一代医学人才,推进创新研究,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己任。

首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于2021年招收新生,并将分阶段开设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学等专业。最终计划在校生总规模超过6000人。

医学院选址在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毗邻阳的神仙湖畔,占地面积2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

目前已有三家附属医院和一家教学医院,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具有3000张床位;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和龙岗区人民医院作为第二和第三附属医院正在筹建。

同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另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已成为该校教学医院。

将如何办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有何办学特点?

对此,郑仲煊概括为国际化的办学模式、面向未来的新医科建设、根植本土的医教研体系和产学研体系。

01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一脉相承,既有相同的学术体制和学术标准,又可借助CUHK医学院、威尔斯亲王医院、CUHKMC打通医学人才培养国际渠道。

同时,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将就临床教学体系、科研、研究生培养和临床医疗等三个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已有近30家国际一流的医学院及医疗机构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达成合作意向。

除了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为标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还将融汇国际一流学院的办学优势,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等。

02面向未来的新医科建设方面

该学院将重视学生数字健康素养,同时,将注重学科交叉来弥补传统医学不足,此外还会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学科建设。

03植根本土的医教研体系和产学研体系方面

将通过成立医学研究中心,与深圳共同打造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医学科研平台、医学成果转化平台、国际医疗合作平台、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

拟建设肿瘤中心、创伤与急救中心、脑科中心、五官学科中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中心、全科医学中心、精准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等医学研究中心,并利用医学研究中心加快建构深圳市的优秀医学学科群。

还将通过建构吉华医院、龙岗区属医院及龙岗区社康中心联合体,探索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样板模式。注重联合企业推动产学研转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将培养怎样的人才?

“我们的学生将成为 21 世纪的医学专家,并兼具专家、学者、健康倡导者、领导者、合作者和沟通者的多种属性。”郑仲煊说。

师资团队

建设国际化的医学院,国际化的师资团队是重要支撑。

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介绍,过去一年,学校在全球遴选医学院院长,每个候选人经过了至少9个小时的面试。最终,选择了郑仲煊担任该校医学院院长。

师资方面,医学院通过全球招聘,引进海外知名医学院及医学研究机构的拥有丰富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的卓越人才组建教师团队。

目前教学与科研队伍包括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和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等。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官网,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港中深

2022年综合评价报考指南(扫盲系列合集)2022-01-13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