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本次春季联赛和以往不太一样,只考一场,共考4小时,满分180分,无机部分108分,共7大题,有机部分72分,共5大题。为帮助更多同学了解本次清北春季联赛的考查内容,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整理了北京大学此次考试试题解析,供大家参考!
北大春联
测试1:无机部分
第一题
这个题的思维性和内核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和古早的一道国初题比较接近,内容也差不多,所以完成起来应该比较简单。
第二题
纯元素推断+写方程式,这道题难度也不算高,考查了氮化物和叠氮化合物的性质,以及金属的性质。中心金属元素有一定难度,较容易被误解为Pb或者Tl,但都有明确相关的不太匹配的性质。整道题有一点加长版宋天佑课后练习题的风格,所有反应都比较直球,没有什么弯弯绕绕。
第三题
综合上来说应该是无机部分难度较高的一道题目,难度也略高于国初里会出现的平衡计算题。本题以一个比较新的化学平衡为背景,需要对整个体系发生的事情和状态的变化比较熟练才能顺利、完整地作答。需要一定的熟练度。
第四题
典中典之钙钛矿结构。钙钛矿最近实在太火了,主要和科研前沿的匹配程度太高。不过现在晶体结构都讲的比较细节,从堆积视角描述晶体结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稍微细致一点理理清就行,注意二维晶胞等的概念,难度不大。
第五题~第六题
两道教材课后题风格比较浓厚的分析化学题,基本读懂题就能做对。不过北大以前的各种考试的分析题往往也是这种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这次比起往常的还稍微增加了一点复杂程度。第五题是先标定再滴定,第六题经典碘量法,加了个空白组。细心一点理清过程就好了。
第七题
以比较前沿的氮气活化为背景,考点比较基础和实际。涉及配合物的氧化态,π-acceptor配体,简单同核双原子分子轨道理论等,比较简单。
测试2:有机部分
第一题
好喜欢这个题…最近回顾对比了一下往年的一些有机题和最近的有机题,其实已经很少再出现这种利用反应细节的差距再结合谱图推断产物的精妙题目,这里裴sir给我们展示了一次。本题的可做性非常高,后续还顺带考了一些杂脂肪环的构象问题,比较典,18年春联决赛也考过类似的。
第二题
一个也比较经典的亚砜组合Tf酐的转化。后续成超大环的方式需要注意,稍微思考一下也顺利成章。裴sir在讲评的时候很注重思路的引导,大家要好好学习。
第三题
不那么显而易见的杂环合成法,但是如果能够灵活类比vilsmeier反应,找准反应位点顺藤摸瓜地分析,题目的核心难点就能迎刃而解。同样要好好学习裴sir的讲评。
第四题
比较干净简洁的一个碳正离子重排的过程,质子化→迁移(扩环)→关环的过程比较明显,立体化学好好思考一下也没问题。
第五题
裴sir最后一道题还是略微放飞了一下,选了一篇方法学的文章,在一个没那么困难的反应下渗入了一点对反应条件(试剂,溶剂,温度等)结合反应机理的考查,还带有一点点机理探究的内容,但可做性高了很多。
其实化学竞赛选拔连接科研前沿本就是正确的事情,就像本文开头说的,注重读题(以后要看好多文献呢),注重逻辑思维、推理和计算(不然怎么想的出idea呢,怎么能judge别人的工作或者从别人的工作里获得经验呢)都是很重要的能力,从现在开始培养又有何不可呢?不知道国初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题目~不过国初和春联面向的群体有些许差距,而且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倒还真不一定吧~
总结:北大春季联赛的整体风格更加接近国初考试了一些,也体现了命题人对目前化学竞赛考试方向的倾向:注重读题,注重逻辑,注重推理,注重计算。整体上来说无机部分的难度偏低,有机部分难度比较正常,质量较高。
声明: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化学竞赛,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制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