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英才计划”学生选拔工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根据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2023年安徽省“英才计划”学生前置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3年安徽省“英才计划”学生前置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一、目的
进一步提升“英才计划”学生选拔和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中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让有意愿参与“英才计划”的学生详细了解项目的宗旨、目的和基本要求,提前学习和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科研基本技能,做好各项准备,提高“英才计划”学生选拔和培养质量。
二、主要任务
在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的指导和支持下,实施中学依托学科教师、校内外实验室、线上线下课程等教育资源,在“英才计划”正式选拔前对有意愿参加的学生进行前置培养,通过组织集中授课、专题报告、实验技能培训、科研实践等,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英才计划”,提前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科研技能,明确科研方向,为参与正式培养做好准备。
三、培养对象及名额
1.合肥一中、合肥六中、合肥八中、合肥一六八中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5所中学为前置培养实施中学;
2.前置培养对象为安徽省“英才计划”实施中学的高一(2022年9月入学)在校学生;
3. 实施中学在学校进行选拔、推荐若干名学生参与前置培养,学生人数原则上每校不超过50人。
四、培养时间
前置培养时间一般为每年9月至11月。
五、培养内容
前置培养内容包括阅读高校导师推荐的参考文献和书籍,学习需要掌握的基础实验技能、文献检索及阅读、数据分析、撰写研究计划及科研报告等科研技能等。
六、实施方式
(一)学生自愿报名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和科研实践基础情况,自愿报名参加前置培养,要求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研究有浓厚兴趣和一定特长;报名学生的综合成绩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单科成绩优秀。
(二)培养形式
培养形式主要采用高校和高中学校联合培养的模式。高校导师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才计划”导师,中学配备一定数量的本校教师,利用节假日或固定的时间集中学习高校导师推荐的参考文献和书籍,省办邀请高校导师进中学授课、开展与学科相关的讲座等,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中学自主实施
各实施中学根据全国及省级管理办公室、高校提供的有关要求和学校基础条件,自主确定培养内容、学生范围和培养频率,开展培养活动,自主对学生前置培养整体效果进行评估。
(四)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提供指导和支持
省级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将高校导师有关要求汇总,提供给中学,并为中学开展前置培养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五)前置培养成果的运用
2023年“英才计划”学员将优先从参与前置培养的学生中选拔产生,前置培养成果作为“英才计划”学生选拔的参考依据。
七、职责分工
安徽省级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本省前置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并对各实施中学前置培养工作提供咨询指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负责收集高校导师研究方向、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文献及需掌握的科研基础技能等信息,提供给中学;整理导师(团队)推荐的相关学科基础性学习资料,学生需要掌握的科研基础技能等信息;协助邀请高校导师(团队)走入中学作科普或学术报告,对参与前置培养的学生进行指导;为中学组织学生进校参观考察、开展科研实践体验提供必要条件。
中学主要负责向学生和家长全面宣讲和解读“英才计划”;推荐适合参与前置培养活动的中学导师人选;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向学生提供高校导师研究方向信息,推荐合适的高校导师;介绍高校导师对学生前置培养的基本能力要求,利用学校资源对学生开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做好学生前置培养效果评估工作等。
八、进度安排
1.2022年8-9月,省级管理办公室制定安徽省“英才计划”前置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省级管理办公室收集整理高校导师推荐的相关基础性学习资料,科研基础技能及学科基础入门知识等内容,制作成专门的电子或纸质文件包,向实施中学学生发布;
2.2022年8-9月,实施中学需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向学生公布并选拔参与前置培养的学员,向省办报送本校参与前置培养的学生名单和具体方案;
3.2022年9月至11月,实施中学开展学生前置培养相关工作,重点观察学生兴趣、动机、学习能力、恒心毅力及基础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等,将前置培养中学生的表现作为推荐参加选拔的重要参考,并向省级管理办公室反馈前置培养情况,发掘优秀案例,提出意见建议。
5.2022年11月至12月,省级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正式组织学生遴选工作。省级管理办公室结合选拔结果,总结安徽省前置培养情况,形成报告报“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
附件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