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强基计划的机会可贵,但淘汰风险比较大,那强基计划适合哪种考生呢?强基计划在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比较少,一般是 3~4 个,一个学校总共才招 100 多个,什么样的考生才能够做到「弹无虚发」,能够一直击中相应的高校?
首先,我们要明白强基计划不适合广大的考生,它只适合一部分成绩非常优秀的考生。因为强基计划里能报的全都是顶尖的高校,这些高校每年要求的裸考分数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就算是普通的高考志愿填报,这些高校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强基计划的门槛相对普通招生来说是稍低的,所以,成绩越高优势就越大。
其次,高考强基计划是面向对基础学科非常感兴趣的考生,这里面的基础学科包括数、理、化、生、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并且入校之后不允许自由地转专业,所以若是考生对这些科目没有兴趣,也就不太适合强基计划。
最后一点,一些有过相应的竞赛基础的考生,肯定会有相应的优势。强基计划中每个学校其实还是以高考成绩作为主体的,但是,有一些学校为了在校考的时候,进一步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测试难度肯定要偏向于竞赛难度。有些学校要分成两种轨道,一种是高考成绩,一种是竞赛的轨道,所以大家自己要看清楚有没有相应的竞赛获奖基础。
此外,对于单科成绩非常优秀的考生,有一些学校比较适合,比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兰州大学。这些学校对考生的高考单科成绩有相应的要求,而且很多高校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是以单科成绩来排名的。
当然,强基计划还适合非常有规划的考生。强基计划是实行一校一策、单独培养的方案,所以在符合相应的期望的条件下,前面几种情况比较满足,考生对未来又有明确的规划、定位,那么这样的考生是非常适合去报考高考强基计划的。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认为是综合素质优秀或者是基础学科拔尖?
从强基计划的高校招生简章中可以明确的发现,条件分成两类:
第 1 类是学习成绩优异的,这类学生可以认为是综合素质较高,第 2 类是获得全国性竞赛二等奖以上或者是省赛一等奖。
对于第 1 类的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相应的模拟考试成绩来进预测能够报考的院校。
对于第 2 类学生,会发现自己有效的一些竞赛证书或者高校认可的一些获奖证书是非常关键的。符合前面的这两个条件的考生,就是被高校认为相对于普通的高考生基础学科拔尖或者是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这些考生就可以去报考相应的强基计划。
如何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来考虑高考强基计划的大学和专业选择?
接下来我们从生涯规划的视角,来考虑一下强基计划应该怎么样去准备,怎么去选择大学和相应的专业。
其实我们仔细看就会发现,强基计划可以说是促使学生从高一开始或者是初中开始就要准备相应的生涯规划。而之前的高校自主招生是从 03 年开始到 2019 年实行,不断扩大招生数量,报考人数也不断增多,我个人可以肯定高考强基计划的延续时间也会是比较长的,至少需要十几年来不断发展完善。
所以说这是在促使这一大部分学生从高一开始或者是初中开始就要进行自己的生涯规划,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专业兴趣。那么,这又要求我们要做什么呢?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目标要跟国家的发展战略符合。另外,你要去探索你的兴趣,你喜欢做什么?你对于这个学科是否有兴趣?是否喜欢研究?
当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高考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目的是推进科教协同创新育人,关心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科技感兴趣,有创新能力,对学术生涯感兴趣的孩子还是比较适合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没有能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你喜欢去探索吗?有没有好奇心呢?你能够做什么?
就是说我们在技术学科上要考虑自己的天赋、能力,要考虑自己能不能取得相应的成就,所以,我们从一开始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就应该把自己的个人兴趣、特长、爱好以及未来的人生规划、人生目标都要想清楚,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做一个比较科学的人生规划。
如何统筹高考备考与「强基计划」之间的关系?
当然前面从强基计划的视角来规划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统筹高考备考与强基计划之间的关系。这两者该怎么协调呢?
建议大家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学科优势,这样能够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因为强基计划在相关的学科领域要招收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这些考生,这些是可以破格录取的。当然,最低分数线也要不低于当地本科一批的录取分数线,满足这两个要求的学生才有机会破格录取。所以能不能在五大学科表现出非常优秀成绩,以至于到后面能够获得高校的青睐是比较关键的。
当然,不建议考生盲目地去参赛、盲目地去学习,因为学习成本非常高,所以自己一定要理性抉择。
其次,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目前新高考的分类考试、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的模式之下,个人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实际上,高考是一个考核、筛选的环节,尤其是在强基计划的校考环节里面,它的内容和方式非常灵活,对课外知识的广度和创新性思维的要求非常高,远远比考一个高分更难,所以考生平时就要要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考生们不能忽视体育技能的训练。众所周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然而以往很多高分的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体育测试比较差。强基计划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其中有一些学校明确规定跳远要跳多少米、长跑要多少分钟之内才能合格,没有达到合格线是不能被录取的。
所以建议广大考生一定要多参与体育运动,增强自己的体质,另外,也要加强相应的笔试和面试的训练,这一关也比较重要。
对于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招生而言,录取环节是很重要的,所以学校需要通过相应的笔试和面试来考察学生有没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创新性思维,这是最终录取的一个重要根据。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面试和笔试的规划、准备。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要考虑哪些因素?
填志愿的时候考生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呢?这个问题前面也提到过。首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职业规划,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当然你要是决定参加强基计划的话,那你要考虑是不是应该集中精力往这些基础学科相关专业方面去报考。
每年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强基计划是放在前面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一开始选学校的时候就要选好。然后就是高考结束之后一般只有 20 多天的时间来进行这个强基计划的准备,所以这期间的所有相应的规划,我们一定要想清楚,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位。
所以,还是建议一开始就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强基计划的方案。你要是决定走这条路,那就要一路走到底,不至于说后面再放弃高考强基计划的专业,而报考其它的,盲目跟风报考一些热门专业,这样子其实对你整个人生的规划不利。
声明:本文由自主选拔在线(微信公众号:zizzsw)原创整理编辑,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授权并注明完整来源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