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座位一直都是家长关心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坏与座位有很大关系,甚至借用网络热词“C位”来形容。
仿佛孩子坐上“C位”,就可以一跃变成学霸。
“理想座位”
真能实现爸妈理想吗?
“我们孩子个子小,可一定要安排坐前面啊!”
“这孩子老走神,能不能给安排在前两排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也许能更专心听讲。”
“我家孩子眼镜度数又上升了,老师可以把咱们座位调前一点吗?”
“我们家孩子最近成绩下滑得厉害,都是因为他的同桌不好好学习影响他。”
“我们家孩子和她同桌关系不好,上学期没少回家跟我哭鼻子,这学期,我一定和老师好好说说给她换一个同桌。”
乍听之下,爸妈心目中的理想座位,确实很不错,既照顾了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又能让熊孩子们秒变学霸。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班主任们异口同声地回答:NO!
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和位置前后没有必然的关系。
老师通常对全班孩子一视同仁,并不会特别关注前排的孩子,上课时也都是前后走动,不会只盯着前排的孩子看。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孩子因为坐在老师跟前,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要在老师跟前好好表现,否则做什么小动作立刻会被发现。
如此一来,再调皮的孩子也会变得守规矩,好好听课,肯定有利于促进学习成绩。
总之,坐前排到底能不能秒变学霸,关键还是看调换座位是否对孩子产生这种心理暗示。
所以,理想座位的效果因人而异。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齐鲁家长圈(微信公众号:sdgkzjq)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