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评价有三道关卡:初审、校测和高考,只有依次通过,才有机会被录取。通过初审环节才能迈入名校的第一步,那么综合评价初审主要看什么?怎么才能提高初审通过率?江苏学生圈(微信公众号:jsgkxsq)整理了综合评价初审都审什么?相关答疑,供大家查看。
2023年江苏省综合评价初审都审什么?
温馨提示:
推荐关注江苏高考升学领域专业平台-江苏学生圈(微信公众号:ID:jsgkxsq),提供江苏新高考政策解读、新高考选科,强基综评专项、艺术体育等资讯服务,关注江苏学生圈,高考升学无忧!
①微信搜一搜:江苏学生圈
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江苏学生圈(微信公众号:jsgkxsq)微信公众号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审核规则才能有针对性的准备,从而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首先我们来看下综合评价初审审核哪些内容。
高校综合评价初审主要是对考生提交报名材料的审核,根据往年报考经验,综合评价初审主要看考生的综合成绩排名、模考成绩、奖项等证明材料,以及是否符合学校的报考要求。
审核报考材料的完整性
主要审查考生报名材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要求提供。这就要求考生和家长在准备报名材料时,尤其注意高校特殊要求。
如:上传材料是否清晰,报名表、成绩信息等材料是否要求中学盖章或审核人亲笔签字,自荐信/个人陈述是否手写或本人亲笔签名,公示材料是否按照顺序装订或明确不让装订等。
报考材料的真实性
2023年高校综合评价对考生的报名材料的“真实性”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具体表现为考生的相关成绩等报考材料需要所在中学的签字盖章,部分高校要求在中学公示。
报考材料的针对性
在考生申请综招院校的时候,都是奔着自己喜欢的院校来进行准备的,当材料递送到相关高校的时候,高校会对学生所有的材料进行一定的筛选。
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试进行评审
一般高校内部会设置一套审核标准及评分规则,根据考生提供的综合成绩、学考成绩、证书奖项及其他证明材料进行打分,最后根据一定比例划定初审通过人数。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高校具体审核机制会有所不同,各项指标所占比例也不同。其中,综合成绩、学考成绩、证书奖项等占据重要比重。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江苏学生圈(微信公众号:jsgkxsq)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