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国际数学夏令营(简称IMSC)于2023年7月初,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自6月18日起的两周内,来自23个国家、27支具有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水平的代表队,共计260余名青少年相聚北京,开展了多维度的数学学习和交流。
国际著名数学大师、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IMSC23组委会主席丘成桐院士为国际数学夏令营致辞,向国内外来宾和青少年朋友们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向首届国际数学夏令营活动的圆满结营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研究员辛兵同志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团队颁奖。
丘成桐院士表示,国际数学夏令营是为激发青少年数学人才潜能、让他们施展抱负而打造的重要舞台。夏令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数学是他们共同的语言、紧张的训练成就了学生间的情谊。很多国家代表队首次来到中国,通过国际数学夏令营,他们从“听到”中国,到“看见”中国、“感受”中国,最后“爱上”中国,与中国优秀学生展开交流。丘先生表示“我在美国从事数学研究工作超50余年,如今回到中国,不仅要培养中国的青少年数学人才,还要在中国培养全世界优秀的数学人才,从中国举办的国际数学夏令营的活动中受益。” 数学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石,而未来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对青少年数学人才的培养,本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体现了“科学无国界”的理念,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
夏令营突出国际一流数学家的引领的作用。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以及考切尔·比尔卡尔(Caucher Birkar)、国际顶尖数学物理学家尼古拉·莱舍提金(Nicolai Reshetikhin),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沿数学讲座,引发各国学子积极互动并提问。12位来自全球各地的知名资深国际奥赛教练承担了本次夏令营的教练职务。参加本次数学夏令营活动的23个国家以及中国的五支队伍中,有不少人曾多次获得过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各国学生高度评价本次夏令营的作用和意义,纷纷期待明年再次相聚北京。学生们表示,数学是他们共同的兴趣和通用的交流语言,夏令营让他们结交到拥有同样数学理想的同侪。在讲座以及课程之中,他们学习到了更多数学知识和创新思路,并以此有效地解决了遇到的数学问题。沙特代表队为组委会送上了积累多年的数学知识汇编。学生们对中国能够组织这样大型的青少年学科交流活动表示钦佩,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在夏令营闭幕式上,组委会评选出了团体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个人等奖项。团体奖一等奖由中国1队夺冠,二等奖分别由中国2队和中国求真队、中国3队获得;三等奖由加拿大队和波兰队获得。IMSC23的组委会为每支代表队颁发了此次夏令营专业课程培训的结业证书。
国际数学夏令营旨在汇集和培训来自世界各地的在数学方面具有天赋和热情的学生参加国际学科交流活动,加强学生在代数、几何、数论和组合数学等基础数学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活动包括专业课程训练、讲座、解题会、研讨会,以及领队研讨会。
本届夏令营活动由北京市科协、怀柔区政府、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华人数学家联盟主办;怀柔区科委、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承办。本次夏令营活动还得到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大力支持。未来,中国科协也将和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通力合作,进一步推广国际数学夏令营活动。来自北京各高校的超过60位志愿者参与了本次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简称BIMSA)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累积引进来自全球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创新企业的高水平科研人才152人,初步组建了基础数学、理论物理、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区块链与密码学、计算机数学、数字经济等17个方向的科研团队。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