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科前须知的一些要素和误区
考生的选科对高考成绩、专业报考甚至未来职业都有影响,选科时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和误区。
选科前要考虑哪些因素 ?
1.学科基础及提升空间
(1)学科基础:学生和家长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自己学科基础的强弱。
分数:分数是权衡学科基础的最直观的数据,历次考试平均得分较高,就说明该学科的基础较好。
排名:由于新高考采用等级赋分制,最终赋分分数取决于名次,因此排名是衡量学科基础的重要依据。高一、高二的排名参考班级或学校排名,高三模拟考试后,参考全市乃至全省的统考排名。层次越高,范围越广,其参考价值越大。
知识掌握程度:可以根据平时学习情况或试卷分析,从各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或正确率来看,知识掌握得越全面,学科基础越牢固。
(2)提升空间:提升空间是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判断学科的提升空间主要可以参考以下两个方面:
学科潜力:潜力即为表现出的能力。一名学生的学科潜力是很难直观判断的,只能通过对错题题型的统计,进行模糊判断,比如错题集中在选择题还是大题。
学科能力:学科能力即学科核心素养怎么判断?只能从平时练习和试卷中判断。错题主要因为基础知识点含糊,还是这道题的思考逻辑想不出来、想不明白。补基础易,补思维难。
2.个人学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
六门学科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去找到学科背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绝不是一件难事。
兴趣倾向的评定一定不能太过主观,建议学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综合评判。
3.生涯规划我们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往前可追溯至上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这些都可以先落脚于选科组合。
建议在设定职业目标之前,学生应该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接触不同的职业,通过多种途径对职业情况进行了解,有机会进行职业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
目标985高校的学霸同学在此特别注意:2021年共有36所名校参与强基计划招生,学霸最好提前了解强基目标校的考试科目,尽量让选科与强基考试科目保持一致。
举例来说,如果想报清华强基,理科类专业测试:数学+物化综合;文科类专业测试:数学+文史综合。也就是说,选了物理的学生,如果没选化学,则注定与清华强基无缘。
而如果想报北大强基,笔试科目则不分文理,考试科目一律为:语文+数学。
对其他名校感兴趣的同学,最好关注官方公众号或者校园官网,提前了解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和校考科目。
4.高校专业招生要求新高考选科下高校专业有不同的选科要求,一般分为不限科目、必选1门/2门、2门任选一门几种要求。
高校专业录取直接与选考科目挂钩,因此高校招生专业要求在考生选择科目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学科学习难度差异在满足其他主要因素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科学习难易搭配。
六门科目中物理、化学是普遍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如果同时选考则建议搭配一个学习相对容易的科目,不要人为地给自己增加难度。当然各学科的学习难度也是因人而异的。
选科的误区及准则
1.不要只看哪科分高,有些科目难点出现在选科后
一些学生在选科时,会根据自己初中时学习各学科的印象来判断是否适合某个学科的学习,这样选择容易忽视初高中学科知识的区别。不要沉醉于你的原始分数,赋分后的分数才是关键。每次排名都要认真分析,自己对着等级赋分规则表格多估分。
2.不建议选文理矛盾学科,不因暂时成绩回避难点
在3+1+2的12种组合中,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史化生这样的组合。对于这种“文理兼顾”的组合,要慎重选择,“不推荐这样思维方式相互矛盾的学科组合,‘3+1+2’的选择方式,实际上也是区分文理的”。
3.不要三心二意选择,确定后尽量不更改学科
还有学生选科时,根据其他同学或者自己对任课教师的评判进行选择,这种情况也应该尽量避免。选科还是要看学科兴趣和客观情况,要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