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几年的推免大数据显示,每年都有一批神秘的保研er选择保研到比自己本科排名高校略差的的高校。
据统计
2022 年,武汉科技大学的 3188 名研究生新生中,有 159 名来自 64 所双一流高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则录取了 215 名来自清华、浙大、同济等知名高校的学生,约占研究生新生总数的 8.15% ;
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双非学校,也纷纷晒出双一流生源成绩单,作为其吸引力的凭证。
前有清华7名电气学生保去西交,后有北大学子毅然选择深圳大学。
在未来,我们可预见的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发生。
从北京大学往年推免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保研到北大,也没有去往隔壁清华或中科院。
那么他们都去了哪里?可不都是“向下兼容”了嘛!那么今天星星学姐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当下保研的一个趋势,谈一谈什么是逆向保研?怎样在保研的洪流中回避免逆向保研?如何理性面对逆向保研?建议点赞+收藏哦!
*01什么是逆向保研?
随着保研越来越卷,已让不少同学产生较强的焦虑感!过往保研一直在不断“向上兼容”,向上兼容到一定程度,现在竟然已经开始降维打击了。
于是就出现了“逆向保研”,“逆向保研”是指保研的研究生院校层次低于本科院校,比如从本科985高校保到双非高校研究生。
不禁让人疑惑:保研已经这样不友好了吗?
一般来说“本科看学校,研究生更看专业”,但不管怎样,当然是卷潮之下,上岸者为王!
*02如何避免逆向保研?
很多同学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保研,最后成功进入名校。较晚的同学也是在大三的寒假就参加了线下班,准备作品集,在夏令营就拿到了理想offer,提前结束保研!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准备得越早,越多,保研成功的几率越大。
保研都是高手过招,尤其是一些热门高校热门专业,更是神仙打架,都是各学校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秀人才,你凭什么比别人更有资格拿到优秀营员?
是竞赛获奖层次,论文发表情况,专利申请,作品集质量情况,口语表达能力等等,想要做六边形战士,一定是要提前下功夫苦练的。
*03如何理性面对逆向保研?
清晰的自我认知
学校的层级与未来的人生规划息息相关。如果准备考公或者进企业,学校的title会为你的简历增色不少。而你如果有志科研,那么能获得更好的科研训练就更重要了。
某院校的专业实力可以参考其学科评估等级,是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培养模式也可以关注一下。所以结合自己的未来规划考虑是想要去名校,还是说要更看重专业实力,最好可以两者兼得。
提前做准备,打破信息差
保研是一场信息战,谁在这场战争里获得多的信息,谁的胜算就会更大。所以及时获取有效信息非常重要。
怎样获得保研信息,可以看这篇《保研小白扫盲 丨 为什么说保研是场信息战?》
里面重点介绍了信息的种类、来源渠道以及筛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