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安徽新高考命题方向的转变,九大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变化。皖考圈(微信公众号:wkqxgk)为大家揭晓新高考命题的趋势,深入分析九大学科的新特点,并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帮助考生们和家长更好地适应新高考,实现高效学习。
数学
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改错、复习六环节缺一不可
一、初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对比
1.基本理念
两个“标准”都强调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学习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择性必修及选修课程组成。
2.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3.学习活动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应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活动。另外,初中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直观感知,并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高中则更强调理性思维。
4.教学活动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二、高中数学新教材特点: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
高中新教材从知识内容上整体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大主线;在知识的呈现、过程和联系上注重逻辑性。高一教材开始就是学习集合、逻辑、不等式、函数,概念多而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严格、论证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为了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要求,提高了对能力的要求。在初中阶段,等价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函数与方程思想都已得到了体现;同时为了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高中数学提高了对其它的能力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围绕着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进行。初中到高中的学习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知识的展开也体现了分层推进、螺旋上升、逐步深入的特点。
三、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一条龙,缺一不可
结合以上对比分析,要学好高中数学建议同学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每天做好六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独立作业→作业改错→课前复习。
1.课前预习:听课前要通读教材,看懂定义、例题,找出自己的疑惑。甚至可以在自己预习教材的基础上,先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基础题,这样能帮助我们对新的概念或性质由进一步理解,对涉及到的题型有大概的掌握。
2.课堂听讲:注意力集中,跟住课堂老师讲课思路,不要忙着整理笔记,关键的地方随时记,课后复习时再完善,课堂上要理解当堂课的知识点,记典型例题和解题方法。
3.课后复习:复习白天课上讲课内容,将课上没补全的笔记完善,理解典型题解法。
4.独立作业:作业态度端正,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课上讲解,分析解决问题,不要边做作业边看资料,或者与同学边做边商量。
5.作业改错:当天的作业要及时改错,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和同学研究,写明错误原因和该题考察的思想方法。
6.课前复习:每天上数学课前,预备铃响后,要再一次复习一下上节课讲课内容,数学课往往是承上启下的,再次复习一是巩固基础知识,二是对当堂内容的理解有帮助。
学好高中数学还需要进行周期性的复习。
①每周要复习这一周的笔记,重做这一周的错题,并且标识出哪些错题还不明白,弄明白后下周继续重做带标识的题。
②每个月月考前要复习这一个月讲的知识,翻看笔记,熟悉典型题的解法,重做这一个月的错题,切忌买好几本练习册,刷题,这样学你会感到很累,而且没有成绩,错题还是错题。
四、数学题常见的几类错误原因及建议
1.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的基本内容掌握不过关:概念不清,公式没记住,定理要点不理解,性质简单运用不熟练。导致基础题失分。
建议:要学好数学离不开最基本的背诵和记忆,只有多读多背,才能从浅层次的记忆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2.对某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技巧、性质运用、原理运用理解不到位:难以根据新的问题情境识别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或者是原理技巧,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能正确解题。
建议:上课不溜号,课下勤复习。明确某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步骤,对重点的性质运用或原理转化要做到熟练精准,做题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对相关知识点所涉及的数学解题思想理解不够: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
建议: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原理运用的基础之上一定要逐步理解每个主题的知识点所涉及的核心数学思想,它们是题目考查的实质,长期训练就成形成学生解题的数学思维。
4.不能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不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而确定数学问题的已知和所求,或者不会求解数学模型。
建议:需要加强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实际问题,或者是新情境下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而解决这一模型。遇到实际问题,一定认真对待。
5.运算失误:联系不上适当的运算法则,找不到正确的运算顺序,或者运算结果失误!
建议:运算能力包含方方面面,只有对运算公式、法则的记忆对答如流,对公式法则的要点心中有数,才能在繁杂的题目中准确选择公式,熟练地运用公式, 有时也涉及数学思想在其中,不要认为是单纯的计算,运算能力是长期的练习 和坚持才能加强的。
6.陌生的问题情境:逻辑推理能力弱,没有掌握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不能从复杂情境中把握已知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不能有逻辑地进行推理。
建议:这种问题看似与所学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是考查各方面能力,考查数学思维的方式,重在对平时解题思维的训练和积累。
7. 题目综合性太强:难以把握各个条件间的关系,涉及多个知识点,无法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建议:对于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是想得高分的同学必须攻破的。只有有稳固的知识基础,由浅入深,逐步训练,积累方法和技巧,稳中有细,才能突破。
最后,数学学习贵在坚持,重在方法和解题思维的积累,要勤练习、多思考,多总结和反思, 每节课上完后要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每章内容学完后要总结这一章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图,完善知识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