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填写过程是十分繁琐的,因此在填写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填写“我的优点”,在这里,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想说在填写时,应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建议从学术成就、社会实践、艺术特长、体育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应避免夸大或虚构,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通过具体事例和成就来支撑自己的陈述,可以使评价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相关阅读>>>全国31省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填报入口及操作步骤
吉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我的优点"
填写吉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我的优点”部分时,应该具体而真实地反映个人的优点和特长。以下是一些建议:
1.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自律性:
描述你如何系统地学习新知识,如何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安排学习计划并有效地管理时间的。
2.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提供具体的例子,说明你在团队项目中的角色以及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和协作。描述你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如何尊重他人意见,并且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
3.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分享你对待任务的态度,如何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说明你对细节的关注程度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
4.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示你在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例子。提供你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和新事物的经历。
5.其他优点:
写作示例:
1.在学术领域,我具备出色的自学能力和时间管理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学习策略以提升学术水平。
我习惯于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深入反思,善于整合跨学科知识,结合个人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我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对知识有着独特的见解,并展现出一定的创新精神,始终致力于追求学术上的完美。课余时间,我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和竞赛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学术经历。
2.我具备强烈的团队精神,乐于参与集体活动,珍视集体荣誉,并始终维护团队利益。
我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并理解他人的看法和处境。即使在意见不合时,我也会保持尊重,避免伤害他人自尊。我擅长与他人交流合作,乐于与朋友分享快乐时光,人际关系和谐。我乐于接受同学的批评和建议,与他们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我热爱生活,喜欢观察周围的一切,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我不仅结交了新朋友,还拓宽了视野。
3.我对体育运动充满热情,养成了规律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天早晨,我都会参加晨练,享受新鲜空气带来的愉悦。我喜爱在阳光下进行各种运动,如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练习太极等。积极的体育锻炼不仅增强了我的体魄,还在运动中加深了与同学间的友谊。
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的填写对于各位学子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创建“高二(新高三)学习交流群”,这里是专为高三同学/家长打造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分享学习经验、讨论难题,同时获取最新的升学资讯内容,还在等什么?赶快加入我们把~
如无法加群,可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领试题。
敲重点:如果您有最新2024年高三试题,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投稿呦,并领取升学资料一份~
吉林省综合素质评价填写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省内所有普通高中学校须采用统一的格式标准,确保记录内容可考察、可记录、可比较。
(一)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三早”育苗工程活动、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参加普通高中青年党校、中学团校学习培训,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二)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创新思维、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记录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及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三)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活动频次与效果以及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四)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五)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关要求,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重点记录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