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校对各因素的权重分配差异较大,建议低年级考生提前研究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针对性优化备考策略。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汇总
综合评价招生考核方式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最终成绩?
综合评价招生考核方式中,影响最终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考成绩:这是综合评价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高校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总分在所在省份的排名情况进行初步筛选,且在最终成绩计算中占比较大,通常不低于 50%,如山东大学综合成绩中高考总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占 85%。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反映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和学业水平。部分高校会对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提出具体要求,如全 A 等级或特定科目的优秀成绩等。在最终成绩计算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也占有一定比例,如扬州大学将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等级分纳入加权综合评价分的计算,语文、数学等 10 门合格性考试 “合格” 科目按 0.5 分 / 科折算,满分为 5 分。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高校会通过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有些高校还会将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经历、考察探究活动、研究型学习情况和自主选修学分学习情况等作为资格审查的必要内容和进入面试的必要条件。
高校自主测试成绩:自主测试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笔试、面试、实验操作等。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面试则重点考查考生的学科基础、科学精神、创新潜质及综合素养等。例如江苏大学以面试方式进行考核,总分 100 分,学校考评分 = 面试分 + 初审条件分(满分 100 分),综合分 = 高考成绩 ×60%+ 学校考评分 ×40%。
🔥重磅福利!想第一时间掌握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等升学政策?速扫下方二维码加入“2026强基综评交流群”,老师在线答疑,升学路上不迷茫!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