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贯通培养项目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发展规划申请退出。学生须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经导师、学院及教务处逐级审核批准后,方可终止贯通培养,转按普通本科生或研究生管理办法执行,已获学分与学籍身份按学校规定处理。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汇总
重点查看: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解读汇总
福利资料:为方便2026届综评考生高效申报,特整理《2026年综合评价百问百答》电子资料,了解常见报考问题,提前布局综评升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贯通培养如何退出?
一、退出流程:从申请到审批的完整链条
学生决定退出贯通培养后,首先须与导师充分沟通并征得书面同意;随后登录校内“本研贯通管理系统”下载《退出申请表》,如实填写个人原因、学术进展及后续计划,连同导师意见一并递交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学院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格初审,重点核查学业警告、奖助发放及科研项目结题情况;通过初审的材料由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字后流转至校教务处。教务处联合培养办进行二次审查,一般在10个工作日内给出批复,并在系统内更新学籍状态为“退出贯通培养”,同时向学生发送电子版《退出决定书》。
二、学籍与学业衔接:身份转换后的关键细节
获批退出即刻起,学生不再享受贯通培养特有的直博资格、科研津贴及跨校区选课权限,学籍自动退回入学时对应的普通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阶段。已修课程与学分按“高转低、就高认定”原则处理:若已获博士层次课程学分,可抵免硕士或本科阶段的同类课程;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类学分则视项目完成度部分认定。奖学金方面,国科大学业奖学金按退出当年的实际修读年限重新核算,差额部分需退还或补发;国家助学金不受影响,但导师科研助研津贴随项目终止而停发。若退出时已入住雁栖湖校区博士单间,须在一学期内调换至相应本硕宿舍。
三、常见疑问与理性决策建议
许多同学担心退出记录会影响日后深造或就业。实际上,国科大学籍档案仅保留“退出贯通培养”字样,不作负面评价,历年数据显示退出学生考研、出国及求职成功率与平行班级无显著差异。若犹豫是否坚持,可先申请“保留资格一学期”的缓冲方案,用于体验纯本科或硕士课程负荷;也可利用校内心理中心与职业发展中心的“决策工作坊”进行兴趣与能力评估。归根结底,贯通培养并非适合所有人,及时止损、重新定位,往往比被动拖延更能保障长远的学术热情与职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