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通过并不保证一定收到上海纽约大学校园日邀请。2025 年校方约 700 人受邀,而初审通过人数通常在 1700–1800 之间,受邀比例仅 40% 左右,最终决定仍取决于当年竞争强度与招生名额。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汇总
重点查看: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解读汇总
福利资料:为方便2026届综评考生高效申报,特整理《2026年综合评价百问百答》电子资料,了解常见报考问题,提前布局综评升学!
初审通过后一定会被上海纽约大学邀参加校园日吗?
一、官方答复:初审通过 ≠ 校园日“直通券”
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办在 2025 年 3 月的线上宣讲会中再次强调:“通过综合评价初审仅表示申请材料达到基本要求,是否受邀参加校园日,需结合当年整体生源分布、省市配额以及学科特长匹配度进行二次遴选。”换言之,校方从未承诺“初审通过即可自动晋级校园日”。从流程图来看,初审之后还有一道“择优邀请”环节,其标准并未对外公开,仅提示“名额有限,竞争择优”。
二、2025 年数据透视:40% 左右的“邀请漏斗”
根据学校 2 月底向各省(市)考试院报送的计划:
• 2025 年面向中国大陆拟录 251 人;
• 预计发放校园日邀请函 700 份左右;
• 而历年经验显示,通过初审的考生通常在 1 700–1 800 人之间。
由此推算,2025 年受邀比例约 700÷1 750 ≈ 40%,意味着每 5 位初审通过者中约有 3 位止步于校园日门外。与 2023、2024 年相比,这一比例基本稳定,但绝对人数因报考热度上升而略有放大。
三、如何把自己送进那 40%:三条实战策略
材料二次优化:初审通过后 5 天内,招生系统会开放“补充信息”窗口,可上传最新英语成绩、市级以上竞赛奖状或更新版个人陈述,务必把最具区分度的亮点一次性补齐。
精准勾连学校需求:在补充材料与后续电话访谈中,用具体课程或教授研究作“钩子”,展示你与上纽大“全球网络大学”定位的契合度,避免泛泛而谈。
提前演练校园日场景:虽然尚未受邀,但 3 月底之前可参加官方线上 Mock Session 或学长学姐组织的英文辩论营,提升即兴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一旦邀请函发出,72 小时内即需确认并准备全套行程,留足时间才能以最佳状态迎战。
自主选拔在线总结
2025 年的数字已经写得很清楚:初审通过只是拿到“候选号”,真正决定命运的仍是那 40% 的邀请率。与其纠结“是否一定”,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把补充材料打磨得更具说服力,把面试表现训练得更自然流畅——唯有如此,才能在 700 张校园日门票中锁定属于自己的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