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日(Candidate Weekend)全程以英文为主,包括面试、小组讨论和写作测试;仅在与家长沟通或行政环节可能出现中文辅助,考生无需额外中文材料,重点在于提升英语表达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汇总
重点查看: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解读汇总
福利资料:为方便2026届综评考生高效申报,特整理《2026年综合评价百问百答》电子资料,了解常见报考问题,提前布局综评升学!
上海纽约大学校园日用英文还是中文?
一、官方语言政策:英文为主,中文仅作辅助
上海纽约大学在其《校园日须知》中明确写道:“Candidate Weekend is conducted entirely in English.” 所有核心环节——破冰小组讨论(Ice-Breaker)、学术写作测试(Writing Exercise)、个人与团队面试(Individual & Group Interviews)——均被设定为英语环境,考官、观察员及工作人员亦全程使用英语。中文仅在以下两种情形出现:
家长专场说明会(Parent Session)提供中文同传,方便家长理解招生政策;
个别行政窗口如签到台、医务室,可用中文解决突发需求。
因此,考生若担心“听不懂”,完全不必:校园日并非双语切换,而是沉浸式英文测评。
二、评分维度:语言不是唯一,却是“隐形门槛”
虽然官方强调“holistic review”,但英语能力直接影响三大评分维度:
• Communication:能否清晰、得体且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 Collaboration:在小组任务中能否用英语协调、说服与总结;
• Critical Thinking:写作与面试中能否用英语进行逻辑推演。
招生官透露,往年有学术背景突出的考生因过度紧张出现“中式直译”,导致Communication项仅获“borderline”,最终未被录取。可见,英语不是决定性因素,却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三、备考建议:把“语言关”变成“加分项”
沉浸式预热:考前两周每天用英语完成30分钟小组议题模拟,可与同学线上开Zoom,轮流充当time-keeper、summarizer等角色。
学术写作速写:校园日写作限时30分钟,建议练习“TREES”结构(Topic sentence-Reason-Example-Explanation-Summary),并控制字数在280–320词之间。
心理语言锚点:准备3句万能衔接句(e.g., “Building on my peer’s point, I’d like to highlight…”),一旦紧张可直接调用,既展示流利度,又体现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提醒:不要刻意炫高级词汇,清晰、真诚、有逻辑的表达才是NYU Shanghai 最想听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