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大学校园日的现场笔试不考传统数学,而是以英文为媒介的“学术能力评估”,题型包括批判性阅读、数据解释与逻辑写作,重点考查信息整合与思辨表达;考生无需复习高数公式,只需保持英文阅读速度与图表分析敏感度。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汇总
重点查看: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解读汇总
福利资料:为方便2026届综评考生高效申报,特整理《2026年综合评价百问百答》电子资料,了解常见报考问题,提前布局综评升学!
上海纽约大学校园日现场笔试会考数学吗?
一、不是“数学卷”,而是“学术能力评估”
招生办在官网和校园日手册中明确写道:现场笔试(Academic Assessment)旨在考察“批判性阅读、数据分析与学术写作”的综合能力,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数学竞赛题”。试卷全英文,时长60分钟,题型由阅读材料、图表、实验数据或社会调查组成,要求考生用英文回答简答与短文写作。因此,不会出现代数运算、几何证明或微积分计算,取而代之的是“根据图表推断趋势”“评估统计结论的可靠性”这类数据解释题。
二、数学元素以“数据素养”形式出现
虽然不考计算,但试卷会嵌入三类与数学思维相关的内容:
图表阅读:柱状图、折线图或散点图,要求计算极差、百分比变化或指出相关关系;
逻辑推演:小段落给出前提与结论,让考生判断论证是否有效;
量化写作:用150词左右,解释某一政策对GDP或碳排放的潜在影响。
这些题目重点考查信息筛选与逻辑表达,而非解题步骤,考生可携带无存储功能的普通计算器,但多数情况下心算即可完成。
三、备考建议
阅读训练:每天浏览《The Economist》或《New York Times》数据专栏,限时2分钟扫图,口头总结趋势。
模板句型:熟记因果、对比、让步三类高分句式,如“A sharp increase in X coincides with a plateau in Y, suggesting…”。
心态调整:遇到数字不慌张,先找“最大/最小值”和“时间轴”,再动笔;保持字迹清晰、段落分明即可。
校园日笔试不考高数,却考“用英文思考数据”的能力。放下数学竞赛书,拿起英文报纸,你就已经在正确备考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