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大学模拟课堂出现陌生术语时,考生可先用“三步自救法”:①立即记录关键词缩写,②用上下文或词根推测大意,③以提问形式向教授或同学确认。若仍没完全听懂,应在发言中诚实承认并示范如何查找资料,反而能体现批判性思维与学习能力,不会因此被扣分。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汇总
重点查看: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解读汇总
福利资料:为方便2026届综评考生高效申报,特整理《2026年综合评价百问百答》电子资料,了解常见报考问题,提前布局综评升学!
上海纽约大学校园日模拟课堂听不懂术语怎么办?
一、现场急救:3 步“听不懂”应对法
速记缩写:把陌生术语的首字母写在草稿纸角落,防止遗忘。
语境猜义:结合教授给出的例子或前后句,推测大致领域(经济、生物、哲学术语等)。
礼貌求证:举手或示意后说:“Could you briefly unpack X for me?” 既展示求知欲,也避免后续讨论跑题。
二、高分话术:把“不懂”变“亮点”
若教授追问,可用“三步回应”模板:
• 承认:“I’m not fully familiar with ‘neuro-plasticity’ yet.”
• 策略:“From the context, I gather it relates to brain adaptability.”
• 行动:“I’d search PubMed for a 2024 review to verify my understanding.”
招生官认为:能坦诚面对知识盲区并给出解决路径,正是上纽大看重的“成长型思维”。
三、长期准备:30 天术语“脱敏”计划
第 1–10 天:每天精读 1 篇《The Economist》科技或商业短文,用荧光笔标出 5 个生词并写 1 句释义。
第 11–20 天:把生词按学科建 Notion 卡片,加入音标 + 例句,利用碎片时间复习。
第 21–30 天:与同伴进行 3 次 15 分钟 Zoom 模拟课堂,故意植入陌生术语,轮流练习“猜义+提问”技巧。
坚持 1 个月,可显著降低现场“听不懂”概率,同时提升跨学科表达能力。
🔥重磅福利!想第一时间掌握上海纽约大学综合评价升学政策、报考要求?速扫下方二维码加入“2026强基综评交流群”,老师在线答疑,升学路上不迷茫!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