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杜克大学综合评价初审中,社会实践证明属于“非必需”材料,仅作为展示综合素质的辅助项,不起决定性作用;学校更看重高中成绩、英文视频陈述和推荐信等必选项,没有竞赛奖项也不会直接淘汰,因此社会实践证明作用有限,但如有高质量经历仍可锦上添花。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汇总
重点查看: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解读汇总
福利资料:为方便2026届综评考生高效申报,特整理《2026年昆山杜克大学综合评价报考指南》电子资料,里面包含了昆杜最新政策解读、报考流程及要点、往年考情及常见问题解答,点击以下链接免费领取👇
社会实践证明在昆山杜克大学综评初审中作用大吗?
一、定位:属于“综合素养”维度,权重有限
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科研竞赛、艺术特长等一起被归入“综合素养”,该维度下再分领导力、创造力、责任感等子项。社会实践证明仅影响其中“社会责任感”子分,折合到初审总分约5%—8%,无法替代学术与语言的核心地位。
二、评审方式:质性描述优于“堆数量”
招办更看重实践的深度与影响力:连续性强、角色突出、受益人群明确、结果可量化(如筹款金额、服务时长、受益人数)的材料,有可能会被评审员标记为“高价值”。简单的一日游志愿证书或社区盖章证明,若无具体个人作为,只能获得基础分,甚至因“含金量不足”而被忽略。
三、使用建议:精练呈现,与专业方向挂钩
精选2—3项最能体现领导力的长期项目,用英文100字以内说明个人职责与成果,附于荣誉列表。
将实践经历与未来申请专业衔接:例如想读环境科学,可突出“河流检测志愿队”发起人身份,展示采样数据与政策建议报告。
所有证明须加盖主办方公章,扫描成PDF,与荣誉材料合并上传;数量计入10项上限,切忌用“水证”占用宝贵名额。
社会实践证明在昆山杜克初审中“有作用,但不决定命运”。把它做成“小而精”的亮点,能为综合素养维度锦上添花;若学术或语言表现薄弱,单靠社会实践很难扭转晋级结果。
🔥重磅福利!想第一时间掌握昆山杜克大学综合评价升学政策、报考要求?速扫下方二维码加入“2026强基综评交流群”,老师在线答疑,升学路上不迷茫!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