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各大教育集团积极扩增学位和扩展教育版图,海淀区计划新增近7900个学位,全市教育资源扩充趋势明显,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2025年北京各大教育集团版图扩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海淀:2025年新增近7900学位
海淀区中小学学位紧张问题日益凸显,供需矛盾突出。2024年,尽管小学入学人数有所下降,但总体在校生规模仍在增长,学位供给压力逐渐向中学阶段转移,尤其是初中。2024年,小学入学人数为3.4万,初中预计为3.2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可能增加0.9万。
面对这一挑战,海淀教育两委积极应对,从2021年至2025年,累计增加学位29014个。2021年新增学位4000个,2022年3500个,2023年5560个。2024年,海淀区开展了19项新建、改扩建及改造项目,其中12个项目如北大附小肖家河分校、玉渊潭中学改扩建和首师大附中科学城学校新建等已顺利完工,并投入秋季开学使用,新增建筑面积16.55万平方米,学位8054个。此外,北医附小牡丹园校区、教师进修学校北校区等7项工程也已开工。
然而,随着小学入学人数的下降,2025年海淀区新增学位并未出现大幅增长,反而有所回落。2025年,海淀区预计新增学位7900个,比2024年减少154个。尽管减少幅度不大,但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和研究。
此外,2024年,海淀区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集团化办学成果,形成43个教育集团,涵盖155所学校,率先在全市实现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同时,温泉、西北旺等地区新建的教育设施也由名校承办,持续优化教育布局。
顺义:2025年新增学位1920个
2025年,顺义区致力于增加学位供给,特别是重点推进小左各庄小学和临河小学两项新建工程。这两项工程预计在2025年完工,将新增1920个学位。此外,顺义区还计划完成不少于1000个普惠托位建设,确保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十五五"期间,顺义区计划新增学位总数达到12000个。
临河小学新建工程位于顺义新城第7街区,而小左各庄小学新建工程则位于顺义新城第5街区。这两所小学的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均为1.94万平方米,楼体结构设计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两所小学的办学规模相同,均设有24个班级,每所学校提供960个学位。目前,这两项新建工程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加入“低年级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这这里,可以获取各科知识点精讲资料 ;第一时间更新最新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解惑 ;助你高效学习,科学规划升学之路!
立即扫码加入,开启升学之旅吧!🎉
↓↓↓↓↓↓↓↓
如加群失败,可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统一邀请进群
丰台:2025年将有大动作
2024年,丰台区新建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科技园校区、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等7所学校,新增中小学学位7200个,新增中小学学校数、学位数居历年之最,还新办丰台区科技中学、丰台八中等4所高中,全区高中学校增加至25所。扩增幼儿园普惠性学位1920个、托育学位1000个,总托位数达到5371个,其中普惠托位2750个,让家庭享受“有得托、托得起、安心托”的托育服务。新组建钱学森中学、第五实验学校等4个教育集团,教育集团数量增加到21个,覆盖全区中小学法人单位总校数的80%。争取市教委批复“初升高”集团直升指标501个,占全市直升总指标比例的五分之一。
2025年丰台区将加快河西、花乡等区域新学校建设,新建高立庄小学、王佐小学综合楼等。高中方面也将通过新办、扩大招生规模等方式增加学位供给,比如第五实验学校将新办高中,赵登禹学校将扩大高中招生规模。2025年丰台区教委还将把直属事业单位使用的一些适合办学的建筑全部回归校舍,扩大学位供给。比如丰台社区学院校址将改建为小学,交由丰台五小使用,丰台教科院校址将改建成中英实验学校,有望成为全国第一个国际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此外,还将在部分学校开展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综合改革试点,完成社区办园点分类治理工作。
亦庄:2025年将开工建设3所学校
近日,北京经开区发布亦城机遇清单——亦庄新城年度重大投资项目。其中提到,为进一步促进“人城产”融合发展,经开区将聚焦人才和年轻人需求,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扩大优质教育供给,经开区将开工建设北师大附中、六大中心小学、珠江小学,加快北京小学、北京八中等5所学校建设,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朝阳:增加中小学学位6960个
2025年北京朝阳将在东坝、黑庄户等地区新建改扩建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朝阳外国语学校北苑校区等5所学校,启动建设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朝阳学校,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朝阳基础教育集团。在学位设置上,将增加中小学学位6960个。
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项目一期高中部、初中部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预计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用,可提供学位3390个。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项目是北京市和朝阳区两级重点民生工程,其中一期完全中学总建筑面积为8.18万平方米,二期公共设施区总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
石景山:办好北大附中石景山科学高中
石景山区2024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40个、托位700个,普惠托位率、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72.9%、66%。
2025年改造完成171中学老山西里校区,基本建成首钢东南区配套学校和衙门口配套小学,加快开展琅山苗圃和广宁村、北辛安配套学校前期工作。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加快推动“五育”融合。
办好北大附中石景山科学高中,全力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协同北方工业大学建设“京西产科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支持北工职申报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工智能市域产教联合体”,试点开展黄庄职业高中专科人才培养改革项目,
东城:深化集团化办学
2024年,东城启动教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双减”三年任务。扩充中学学位5000个,新增公办园托位600个。获评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2025年,全面实施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深化集团化办学。强化课内课后服务一体化建设。实施新一轮“四名”工程。
通州:增加中小学学位7000个
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一期正式启用,北京服装学院完成选址。2024年,通州新增中小学学位9800余个,增加学前学位3150个。2025年通州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化水平,增加中小学学位7000个,扩增公办学前学位1140个。
昌平:组建人大附中首师大等教育集团
2024年,昌平建成投用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等9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6870个,高水平创建学习型城市。2025年,统筹布局优质教育资源,启动北师大直属生命园学校、北师大附属高教园高中等名校建设,提速清华、北大基础教育项目,实现未来城国际学校开学,组建人大附中、首师大等教育集团。
西城:增加义务教育学位5000个以上
2025年,西城区计划根据学龄人口的变化,对各级教育阶段的学位配置进行调整和优化。重点将加大中学学位的建设力度。在新街口街道、陶然亭街道、白纸坊街道、广外街道等多个地区,西城区将新增教育资源并投入使用,以继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供应。预计将新增5000个以上的义务教育学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