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5年修订)》正式发布,其中语文科目的调整备受关注。相较于2020年修订版,2025版在继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核心素养落地。关键变化体现在:优化古诗文学习序列,增设反映时代精神的实用类文本,并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要求与数字化学习情境更深融合,旨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综合语文实践能力。下文将为您详细对比剖析。
备考资料领取:《2026高考择校选专业攻略》电子资料
推荐阅读:各地区2026年高考报名通知汇总
语文科目课程标准2025 年日常修订版与 2020 版对照解读
为方便考生及家长及时了解最新版本内容,文末下方可下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日常修订版(2017年版2025年修订)pdf版!
课程性质
2020 版强调语文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 “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2025 版继承核心表述,新增 “语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核心载体”,突出 “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与时代性”,明确提及 “数字时代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如新媒体文本读写、跨媒介信息筛选与整合)。
课程理念
2020 版提出 “以核心素养为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等理念。2025 版细化为:“学生发展为本” 新增 “聚焦语言建构与运用,培育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优化课程结构” 新增 “以‘文化传承’‘生活实践’‘思辨创新’三大主题群统领模块内容”;“把握语文本质” 新增 “强化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注重跨媒介文本的读写实践”;“重视过程评价” 新增 “建立‘语言运用 + 思维发展 + 文化传承’的三维评价体系”。
课程目标
2020 版围绕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等四大核心素养展开。2025 版更细化:语言运用新增 “能在真实语境中运用多种语体(书面语、口语、新媒体语体)进行有效沟通”;思维发展新增 “能对复杂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提出有逻辑的见解”;文化传承新增 “能结合经典文本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历史自信”;审美鉴赏新增 “能欣赏跨媒介作品的审美特征,提升多元审美能力”。
课程结构
两版均为 “必修 + 选择性必修 + 选修”,总学分 18(必修 8 + 选择性必修 6 + 选修 4)。2025 版调整:必修模块将 “中外历史散文”“古代诗词曲” 整合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模块,新增 “当代时文阅读与表达” 模块;选择性必修新增跨学科模块 “文化传承与媒介表达”(与历史、信息技术跨学科);选修模块细化为 “文学创作类”“实用文体写作类”“跨媒介表达类”(如短视频脚本创作、公众号运营),明确各模块学分(如 “文学创作” 2 学分)。
课程内容
2025 版在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上全面细化:整本书阅读新增 “指定书目 + 自选书目” 清单,教学提示明确 “整本书阅读的三阶指导法”(通读 — 精读 — 拓展),学业要求需 “撰写读书笔记或书评”;古代诗文新增 “传统文化常识专题”(如礼仪、节气、典籍),教学提示要求 “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文本,避免机械背诵”;现代文阅读新增 “跨媒介文本阅读” 内容(如信息图、纪录片解说词),要求 “能筛选关键信息,分析文本结构与表达效果”;写作新增 “真实语境写作” 案例(如求职文书、公益宣传文案),强调 “逻辑清晰、表达得体,体现个性思考”;口语交际新增 “即兴演讲”“主题辩论” 等实践内容,学业要求 “能清晰表达观点,应对突发提问”。
学业质量
2020 版为三级水平描述。2025 版水平分级细化为 4 级,每级配套案例(如水平 2 要求 “能分析散文的抒情手法,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新增 “学业质量与考试衔接”,明确水平 2 为高考基础要求,水平 3 为高考选拔要求(如 “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解读,撰写有见地的评论”);新增 “表现性评价案例”(如 “文化传承主题演讲评价量表”)。
实施建议
2025 版新增:教学建议提出 “整本书阅读可采用‘线上共读 + 线下研讨’模式”“跨媒介写作可结合新媒体平台开展实践”;评价建议采用 “过程性评价(60%)+ 终结性评价(40%)” 的方式,提供 “成长档案袋模板”,包含 “课堂发言、读书笔记、写作作品” 等内容;教材建议要求 “教材需精选当代优秀文本(如新时代报告文学、科技说明文),配套数字资源(如名家诵读、文本解读微课)”;资源建议推荐 “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语文数字资源库,开展跨校合作教学”。
⏰2026 高考冲锋号已吹响 ,【2026高三学习交流群】正式开营!专为准高三生打造的提分根据地来啦!在这里,大家可以分享学习经验、讨论难题,同时获取最新的升学资讯内容,还在等什么?赶快加入我们吧~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慕琴老师(微信号:15321584657)好友,并备注“年级+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