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专业都面临着严重饱和的困境。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数量众多,由于该专业课程设置广泛,门槛较低,开设院校众多,导致每年的毕业生过剩,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英语专业也是如此,几乎所有大学都会开设,每年毕业人数在 10 万以上。国内对于英语水平的就业要求相对较低,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同学英语水平也不错,使得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堪忧。会计专业早在几年前就已饱和,各大高校基本都有会计专业,加上半路出家的会计,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法学专业一直是热门专业,但由于开设院校多,毕业生数量庞大,而法律行业岗位有限,司法考试通过率低,使得法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艺术类专业如音乐表演、绘画等,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每年艺术考生众多,市场饱和,收入与早期投资差距较大。
为了帮助考生及家长全面了解广东省高考如何择校选择专业信息,我们准备了《高考择校选专业攻略》点击红字即可预约领取哦~
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这些饱和专业的毕业生为了有限的岗位展开激烈竞争。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脱颖而出。在英语专业中,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持续上涨,教师岗位竞争激烈,而翻译岗位不仅要求高专业成绩,还需要丰富经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为了获得岗位需要不断努力,同赛道的竞争激烈。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司法考试,还面临着激烈的考研竞争,才能在就业市场中有更好的机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先从基层做起,与经验丰富的老从业者竞争,就业压力巨大。对于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升职空间也十分有限,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饱和专业分析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课程设置广泛但缺乏深度。这使得毕业生看似什么都懂,实际上却没有一项特别精通的技能。每年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众多,而市场上能够提供的对口岗位却相对有限。大多数毕业生只能竞争销售管培生、行政管理等岗位,这些岗位往往没有技术含量,就业质量较低。同时,由于竞争激烈,薪资待遇也难以令人满意。
(二)英语专业
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这使得英语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英语专业的就业方向相对狭窄,除了从事教师和翻译工作外,其他的就业机会较少。近年来,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持续上涨,英语教师岗位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而翻译岗位不仅要求有高专业成绩,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刚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要想在翻译领域立足并非易事。
(三)会计专业
会计行业曾一度热门,但如今却因从业资格证的取消以及大量非专业人士的涌入而趋于饱和。普通会计岗位的竞争异常激烈,各大高校几乎都开设了会计专业,导致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庞大。许多半路出家的人也加入到会计行业中,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四)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众多,而司法考试通过率却相对较低。这使得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顺利进入法律行业。同时,法学专业的就业面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岗位。这些岗位的竞争非常激烈,不仅要求有高学历,还需要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此外,法律行业对实践经验的要求也很高,刚毕业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
(五)艺术类专业
绘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类专业的学习成本通常较高,但市场却已经饱和。每年有大量的艺术考生,导致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困难成为艺术类专业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收入与付出往往不成正比。很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只能从基层做起,与经验丰富的老从业者竞争,发展空间有限。
(六)其他饱和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虽然就业方向特殊,但由于学习周期长、课业负担重,且对学生要求高,导致就业面相对较窄。大医院进不去,小医院又不想去,使得很多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曾经非常热门,但随着开设院校的增多以及行业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饱和的趋势。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毕业生可能因为技能不精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师范方向的专业由于报考人数众多,教师岗位有限,也面临着饱和的问题。土木 / 建筑类专业受房地产行业和基建行业的影响,市场萎缩,岗位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专业饱和的影响
(一)对个人的影响
- 求职难度增加:专业饱和使得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岗位数量有限,而求职者众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毕业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工作,投递大量的简历却可能收获寥寥无几的面试机会。以英语专业为例,由于英语教育的普及,很多非英语专业的人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这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不再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可能需要与其他专业的人竞争同一个岗位,或者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选择一些与专业不太相关的工作。
- 薪资下降:专业饱和还导致了薪资水平的下降。当市场上供大于求时,用人单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他们可以压低薪资待遇来招聘员工。例如,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数量庞大,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降低薪资标准,使得毕业生的收入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刚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可能只能获得较低的薪资,甚至有些人为了积累经验不得不接受无薪实习的机会。
- 职业发展受限:专业饱和也限制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在饱和的专业领域,晋升机会往往较少,因为有大量的人在竞争有限的岗位。毕业生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晋升,或者不得不选择转行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以艺术类专业为例,很多艺术生毕业后只能从基层做起,与经验丰富的老从业者竞争,发展空间有限。他们可能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能在艺术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而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经济压力和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对社会的影响
- 加剧人才市场竞争:专业饱和加剧了人才市场的竞争,不仅给毕业生带来了压力,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困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需要面对大量的求职者,筛选成本增加。同时,由于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激烈,可能会导致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如简历造假、面试作弊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招聘的公平性,也损害了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
- 教育资源浪费:专业饱和也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浪费。大量的学生选择了饱和的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这使得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后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应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此外,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开设这些专业,包括师资、教学设备等。而当这些专业饱和后,这些资源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 影响经济发展:专业饱和还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就业困难,他们的消费能力受到限制,这可能会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专业饱和可能导致一些行业的人才短缺,而另一些行业的人才过剩。这种人才结构的不平衡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协调发展。例如,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饱和的同时,一些新兴行业可能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这可能会阻碍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
应对专业饱和之策
(一)提前规划
家长和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前,应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趋势,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参加职业规划讲座等方式,了解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薪资待遇等信息。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目标,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例如,如果学生对数据分析感兴趣,可以提前了解数据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选择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实习机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提升竞争力
- 学习热门技能:鼓励学生多学习热门技能,如编程、数据分析、新媒体运营等。这些技能在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例如,学习编程可以让学生在软件开发、互联网等领域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学习数据分析可以让学生在金融、电商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参加实习:实习是积累经验的好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行业动态、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实习,最好是去一些知名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实习,这样对以后找工作更有帮助。
- 拓展人脉:人脉广了,机会也就多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行业会议等方式,拓展人脉关系。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行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保持良好心态
- 积极面对挑战:专业饱和带来的就业压力不可避免,但学生不能因此而气馁。要积极面对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迎接竞争。可以通过参加职业培训、提升自身技能等方式,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 保持乐观心态: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学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最终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娱乐活动等方式,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坚持不懈:找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在这个过程中,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面试技巧和综合素质。同时,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
📌欢迎广东各年级考生和家长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为大家分享广东高考政策解读、高中选科、强基综评、中外合办、志愿填报、各类试题等重要信息!
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
↑识别二维码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添加广东高考小粤老师(微信号:13311265409)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