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学科,化学是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以创造新物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有趣学科。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新能源等理工学科密切相关,同时也支撑着这些学科与相关新技术的发展。
化学的最迷人之处,是它在长期的实践中开阔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生命源于化学,生活依赖化学,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是离不开化学。依靠化学,不仅能够改造原有的化学物质,而且可以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化学物质。人类日益美好的衣、食、住、行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的贡献;当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着化学的发展。没有化学,便没有现代人类文明。
今天让我们一起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中探索,感受化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吧!
1、专业知多少
专业介绍详情请扫描二维码阅读专业电子书
2、优秀毕业生
01 徐恒越:2021届化学专业
2021年本科毕业保送至清华大学化学专业硕士,本科在校期间担任化学1704班长,曾获校长奖学金、优秀毕业论文、大学生年度人物等。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与计算化学,已在Adv. Funct. Mater.、Adv. Sci.、Chem. Eng. J.、Small等顶级期刊发表11篇sci论文,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身份发表8篇,其中9篇Q1,8篇IF>10。担任Springer Nature系统期刊特邀审稿人。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剑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海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都有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和论文合作。合作伙伴遍布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英国、欧洲。
02 黄舜尧:2021届化学专业
本科期间曾担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第五届学生会主席、化学1701班体委等,曾获校园文化特别贡献奖、启明星计划毕业生启航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会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或荣誉,2021年本科毕业考取2021年江苏省委选调生,目前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基层政府任职。
03 黄睿:2022届应用化学专业
中共党员,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杂化钙钛矿的设计、合成及器件应用(师从“前沿材料”讲席教授吴韬)。2022年本科毕业后升学至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科学专业(师从“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小钢),随后以交流学生的身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长江学者”教授邹建新团队从事光催化金属有机金属框架材料的研究,期间申请国家专利一项。本科期间担任应化1803班团支部书记,曾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以及各类奖学金若干。目前担任Springer Nature旗下期刊Adsorption (IF=3.3)特邀审稿人。
04 罗鑫龙:2023届化学专业
以综合成绩第一保送至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担任化学1903班学习委员,化学2101(英才)班助理班主任;以第一、第二作者在《RSC Advances》和《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发表SCI论文各1篇,另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主持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各1项,获校第十八届本科生科技论坛特等奖。获2021、2022年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南京工业大学十大杰出青年、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校优秀毕业论文、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学业综合特等奖学金等,曾参加2022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返家乡专项活动,获共青团北京市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