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江苏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选拔工作》要求,经严格选拔,全省包括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省南通中学等省内多所中学共120名第一批正式学员入选。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整理入选名单,一起来看。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汇总
2025年江苏“中学生英才计划”正式学员名单公布,综评有效
中学生英才计划简介
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或中学生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响应国家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战略的重要举措。其目标是通过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构建“科研导师-中学生-中学教育”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国家储备未来科技领军人才。该计划被纳入国家“强基计划”体系,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点名肯定。
截止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已有全国25个城市参与,累计培养超9000名学员,北京地区贡献2186人。
01 资格要求
年级:高一、高二为主(部分省份允许初三尖子生)。
学术能力:学科成绩年级前10%,或综合排名前15%,学科竞赛获奖者优先。
科研志向:需提交个人科研经历、创新成果材料,并通过专家面试评估科研潜质。
02 选拔流程
初审:学校推荐+材料审核(科研经历、创新成果)。
复试:笔试(学科基础+创新思维)+ 面试(科研规划答辩),录取比例不低于3:1。
03 江苏省中学生英才计划
培养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招生规模:全省30所高中推荐570人,最终选拔150名学员。
导师资源:30位顶尖学者(含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每位导师最多指导5人。
参与城市:南京市及省内其他符合条件的高中所在地。
案例:在南京师范大学对“中学生英才计划”成员的培养方案中,开展“动手动脑行动”,让学生进入实验室,以酵母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编辑相关方面实验,开展“中学生课题申报制度”,设置“创新种子基金”,培育孵化中学生科研课题,形成从创意萌芽到价值实现的完整闭环。同时,突破“唯分数论”窠臼,构建涵盖科研潜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学术志趣、品德修养的“五维评价体系”。引入中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通过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发展轨迹,建立“动态调整、弹性进阶”的培养机制,让具有不同禀赋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
04 如何获取最新名单
每年10-11月,中国科协、教育部会发布次年实施省份及高校名单,建议关注以下平台:
- 中国科协官网(cast.org.cn)
- 教育部“英才计划”专题页
- 各省级科协或教育厅官方网站。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获取综合评价、强基计划、学科竞赛、少年班等升学政策,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群内有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