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复旦大学2025年高中生法律、人文与自然科学交叉学科夏令营

2025-05-19 13:51|编辑: 郭老师|阅读: 90

摘要

复旦大学2025年高中生法律、人文与自然科学交叉学科夏令营报名开启,此次夏令营的时间定于7月7日-7月13日,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复旦2025年高中生交叉学科夏令营相关内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复旦大学2025年高中生交叉学科夏令营由复旦大学法学院主办,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协办。旨在寻找一群向往复旦大学,希望获得不同学科的开示与启发,对未来职业规划有所迷茫,对优秀的同龄人充满好奇,渴望在复旦百年星空下度过一个绝无仅有的夏天的优秀高中生,为他们提供法律、人文、科学的培训。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中学生夏令营报名通知汇总

  往届优秀学员评价:

  营员赵同学

  通过夏令营,我感受到了交叉学科的魅力,未来将继续多元拓展,成为复合型人才。在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能在这里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

  营员章同学

  这次夏令营让我反思了努力的意义,摆脱了盲目内卷,活出了真正精彩的人生。复旦大学120年的历史底蕴让我深受启发。

  营员朱同学

  参加这次复旦大学夏令营,能够亲身感受其深厚的学术氛围,与优秀的师生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认知层次。

课程计划

课程详情

  「法律」

  一、《第二十条》中的理性与忧思

  课程介绍:讲座将从电影《第二十条》与防卫有关的三个情节切入,结合最高司法机关发布的若干指导性案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影响性案例,为同学们讲解正当防卫的基础知识,引导同学们运用基本的正义观念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为同学们勾勒法律世界的基本轮廓,帮助同学们理解“法不必向不法让步”的实质内涵。

  袁国何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理事等职,系首批教育部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主要成员、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刑法案例研习》团队主要成员。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共同犯罪、不作为犯罪、财产犯罪,曾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等法学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曾获第九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

  二、元宇宙中的人格权益保护

  课程介绍:本课程将聚焦元宇宙中人格权益保护的前沿问题,结合法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角,梳理元宇宙环境下人格权益的新形态与挑战。课程旨在介绍与主题相关的法学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法律、技术与伦理问题,深入探讨虚拟身份、数字空间的社会评价与隐私保护等核心议题,培养学生在数字时代的法律思维与伦理判断能力。

  葛江虬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清华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博士。兼任上海市人大法工委立法二处副处长(挂职锻炼),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消费者法研究会理事, 上海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消费者法、数字法治。独著英文专著(Springer)一部,编译中英文译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Brill)各一部。曾于《法学家》《清华法学》《法律科学》《东方法学》《交大法学》《民商法论丛》International Data Privacy Law, Computer Law & Security Review, Asia Pacific Law Review等国内外核心期刊、文集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曾获第九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三等奖。

  三、如何能赢?

  人际合作的奠基性原理

  课程介绍:本课程将通过体验式案例演练,帮助学生深切体会“囚徒困境”的基本观念,并理解人际建设性沟通的四项基本原则,据此优化与父母的友善协同关系。

  郜嘉奇

  北京市君泽君(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拥有十余年法律从业经验。专注于商事诉讼仲裁、谈判调解,擅长处理公司控制权争夺、股权投融资、知识产权等复杂商事纠纷,曾代理多起重大案件,标的额超50亿元,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此外还担任多项社会职务,包括上海市律协委员、浦东新区立法专家库成员、商事调解员,以及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校外导师。荣获“十佳杰出青年律师”、律师辩论大赛“冠军”等荣誉,参与多项立法科研课题研究。

  四、律所参访——

  “令人心动的offer”

  我们将前往律所参访,沉浸式体验职场。陆家嘴上海著名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法律人,将为同学们提供生涯发展的面试诊断与个性反馈。

  「人文」

  一、揭秘AI时代的语言密码:

  从二次元语音到多语演化奥秘

  课程介绍:你是否想过,动漫角色的“萌系声线”背后藏着怎样的语音学原理?AI如何通过多语种语料库破解语言发展和演化规律?本讲座将带你探索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的奇妙碰撞!我们将以全球最大的多语言儿童语料库为起点,解析如何用上亿条真实儿童对话训练AI模型,揭示不同母语背景儿童语言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子。我们将走进二次元世界,剖析虚拟偶像的语音特征,解密为何“萝莉音”与“御姐音”能触发人类不同情绪反应;了解智能语音技术如何帮助渐冻症患者在失声后使用自己的声音讲话。这场跨界之旅,让你真切感受到语言学的未来已然到来!

  秦文娟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文系副系主任。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上海市浦江人才。

  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语言习得,以及基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Journal of Pragmatics, Assessing Writing,《外语界》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等省部级项目,任上海市教育出版社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丛书编委,教育部新课标英语教材分册主编。

  刘佳琦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日文系系主任、副教授,外国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日本早稻田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上海市浦江人才,复旦大学卓学人才。

  研究方向:跨语言语音习得发展,语音可视化教学,多语学术实践与发展。著有《中国日语学习者中介语语音语料库的构建及应用》(2024)、《语音认知机制与日语语音教学》(2019)。主编《日语语音学教程》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主讲上海高等学校一流课程“日语语音学”,主讲复旦大学AI大课“AI赋能的语言分析与语言习得”。

  二、思考“尚未”:科幻文学与“或然性”世界

  课程介绍:科幻文学是一场对“尚未”的思想实验,也是一种对可能性(或然性)的大胆推演。在这一过程中,科幻不仅构建新的秩序、规则与生命形态,也使“尚未”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一个可以被拆解、重塑,甚至反思的概念。本次讲座将探讨科幻如何在政治、经济与科技层面拓展可能性,如何在“或然”与“必然”之间制造张力,并如何促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理解世界。

  吕广钊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伦敦大学学院(UCL)比较文学博士,上海市浦江学者,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负责人,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FRA)青年学者,《科幻研究通讯》编委,《世界科幻动态》特约主编,教材《科幻导论》编委,三次获得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评论银奖,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英文专著《当代中英科幻文学的历史转向和政治经济》将由Peter Lang出版社出版。

  三、“光影流动中的无畏与哲思

  ——新德国电影”

  课程介绍:神秘深邃的德意志黑森林文化孕育了丰厚的哲学和艺术宝藏,而德国电影也成为欧洲艺术电影独具魅力的一支。课程“光影流动中的无畏与哲思-新德国电影”聚焦于德国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电影运动“新德国电影运动”,经由“施隆多夫”、“法斯宾德”、”赫尔佐格“、“文德斯”四位艺术大师的作品,领略和探讨新德国电影惊世骇俗、复杂多义的哲性精神内涵,同时赏析它那志在与好莱坞针锋电影针锋相对的独特美学。 考正义、亲情的复杂性,进而探究古典悲剧的实质。后半部分将通过细读莎士比亚经典作品中的法庭审判戏,理解西方文学的修辞传统和论辩智慧。

  孔婧倩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语系讲师,影评人。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文学学士,德国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文学硕士,柏林工业大学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跨文化语境下的德语电影、欧洲艺术电影与德语经典文学研究。

  四、以海洋之名

  ——英法德三语文学中的意象之旅

  课程介绍:本课程尝试围绕海洋这一经典意象展开文本细读,探索在英、法、德三语文学中建立起对话的可能。大海引诱人也毁灭人,或充满敌意,或冷漠无情,是古典神话中神灵争夺世界统辖权的战场,是反射人类秉性的一面明镜,是末世论中吞噬一切的深渊,也是英国中世纪诗人丰富想象力的竞技场。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现代”巴黎这片人的汪洋中书写着属于“游荡者”的独特生命经验。20世纪奥地利女诗人英格褒·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在诗中将地理上属于内陆的波西米亚移到了精神上的海边,呼唤所有精神“波西米亚人”聚拢到一起,面朝象征着自由与希望的大海。

  包慧怡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出版英文专著《塑造神圣:“珍珠”诗人与英国中世纪感官文化》(Shaping the Divine: The Pearl-Poet and the Sensorium in Medieval England),中文专著《中古英语抒情诗的艺术》《镜迷宫: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世界》,诗集《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评论集《缮写室》《青年翻译家的肖像》等,另出版文学与社科译著16种。历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推荐奖、华语青年作家奖短篇小说奖、上海市文学艺术奖等。曾任教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陈杰

  巴黎索邦大学法国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法文系主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与文化,同时关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19 世纪法国诗歌、法国电影等领域。主讲课程“法国文学史”被评为复旦大学首批优质本科课程。著有《十七世纪法国的权力与文学》(2018)、《沙仑的玫瑰:英法德三语文学和绘画中的经典意象》(2020,合著)、《法国古典主义诗剧批评本》(2021)。

  姜林静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兼任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理事,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德国思想家卡尔·施米特的文学批判、德语文学中的神学与政治哲学、德奥古典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19-20世纪德语诗歌。著有Carl Schmitt als Literaturkritiker. Eine metakritische Untersuchung, Praesens Verlag、汉语基督教文学研究所丛刊《“政治神学”抑或“神学政治”》、《德语“音乐诗歌”的艺术》、《沙仑的玫瑰——英法德三语文学和绘画中的经典意象》(三卷本)、《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导论》。主讲通识教育课“天籁与诗:漫谈德奥古典音乐与文学”、“基础德语”、“中级德语”、“德国浪漫主义——源头、影响及批判”等课程。

  「自然科学」

  一、恒星的炼金术:宇宙元素的诞生之旅

  课程介绍:什么是宇宙大爆炸理论?原子核的微观量子世界又有哪些奇妙之处呢?什么是核聚变,它为何如此强大,反应条件又为何如此苛刻?作为宇宙万物的组成部分,元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宇宙中真的存在元素的加工厂吗?那夜幕中的璀璨恒星,究竟经历了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呢?为何你我皆星尘?仰望星空,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宇宙元素形成的奇妙之旅吧!

  周波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竞赛二等奖(2024),复旦大学教学竞赛特等奖(2024)

  研究方向:理论原子核物理研究,研究兴趣集中在原子核团簇物理(nuclearcluster physics) 和原子核多体问题(nuclear many-body problem)。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和Nature Communication 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二、从夸克到上帝粒子

  课程介绍:本次讲座将从介绍最基本的物质结构开始,包括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高能物理实验的概念(包括加速器,探测器)、欧洲核子中心实验、上帝粒子的发现和研究进展、以及将来计划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和研究的重要性。本讲座旨在培养听众了解高能物理实验前沿,能够理解国家发展大科学装置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沈成平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粒子物理学家。2020年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万人领军计划、2014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专家引进计划。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奇特强子态、强子谱等方面研究。目前主要参加北京谱仪III(BESIII)国际合作实验、日本Belle和Belle II国际合作实验、欧洲核子中心CERN-CMS国际合作实验。

  三、“聚”、“散”皆是缘

  课程介绍:什么是核反应截面?什么是链式反应?裂变跟聚变的区别在哪?核能怎样从武器发展到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核能未来又将会承担什么样的重要角色?为什么核聚变又被称为永远还要50年?实现民用可稳定发电的核聚变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过去和今天,科学家们又展开了哪些探索和尝试,得到了哪些令人振奋的结果?本次讲座将给大家剖析核能利用的理论基础、发展脉络、以及未来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为立志投身这一伟大事业的同学种下希望的种子。

  刘茂龙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和上海市浦江人才”。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与先进核能系统、核反应堆设备及堆芯热工设计、核燃料组件热工水力试验及分析、核动力系统严重事故分析相关的热工水力问题研究。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子项、核能开发项目子项、GF预研等项目10余项,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

  四、实验操作--宙射线探测器制作

  课程介绍:宇宙线是早期高能物理实验中最重要的高能粒子源,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科普材料,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宇宙线悄无声息的穿过我们的身体。本实验将基于塑料闪烁体与硅光电倍增器的探测原理,组装一种小型宇宙线探测装置,对这种“宇宙信使”进行探测。

  王曦阳

  科学实验导师,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2023级直博生,入选复旦大学第三期“卓博计划”,获得“莙政学者”、“泛海学者”、“光谷学者”等荣誉。

  研究方向:核物理、粒子物理探测器研究及电子学开发。

温馨提示:想通过优质夏令营为升学加分?国内顶尖院校高中生夏令营正在火热招生中!欢迎加入“2025夏令营流学习群”,解锁升学新机遇。在这里,你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取最新活动信息,还能参与有趣的互动!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了解更多夏令营以及升学资讯等相关内容!

 

立即扫码加入,开启升学之旅吧!🎉

↓↓↓↓↓↓↓↓

2025年丘成桐国际中学生数学夏令营报名通知

如加群失败,可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统一邀请进群

项目费用 &报名方式

  一、授课时间

  2025年7月7日-13日,合计7天。

  二、招生对象

  综合素质优秀的中国高中生

  (包括应届毕业的初三和高三学生)

  三、上课地点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廖凯原法学楼

  四、上课方式

  线下课程

  五、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星期一)

  六、考核方式

  将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课程参与度、综合表现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者,将统一颁发“复旦大学2025年法律、人文、自然科学交叉学科夏令营”结业证书。

  七、学习费用

  16800元/人(含七日校内食堂午餐,不含住宿交通)

  八、优惠折扣

  以下三种优惠形式只可选其一,

  优惠不得叠加使用:

  A、早鸟优惠:

  在2025年6月7日17点前完成报名并缴纳学费,享9折优惠:

  15120元/人。

  B、团队优惠:

  3人及以上组团报名,学费享9折优惠:15120元/人。

  C、校友价

  复旦大学校友或其直系亲属报名,享9折优惠:15120元/人。

  报名二维码:

  缴费二维码: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复旦大学,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复旦大学夏令营2025夏令营招生简章2025夏令营复旦自然交叉学科夏令营

重点高校2025年中学生夏令营报名通知汇总2025-05-19

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2024年中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汇总2024-07-23

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2023年中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汇总2023-08-09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