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全面剖析并展望2024年物竞复赛风格与难度演变趋势

2024-09-10 10:12|编辑: 小李老师|阅读: 91

摘要

预赛难度下调预示何兆?全面剖析并展望今年复赛风格与难度演变趋势!接下来,跟随自主选拔在线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综合整理“预赛难度下调预示何兆?全面剖析并展望今年复赛风格与难度演变趋势”相关内容,欢迎对物理竞赛感兴趣的同学收藏、点阅。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落幕,学霸们纷纷顺利晋级,现已投入到复赛的紧张备战中。在这个关键时刻,探讨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显得尤为有趣:我们能根据预赛的题目风格与难度,对即将到来的复赛进行一番推测吗?

  诚然,从客观角度来看,精确预测未来的考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偶尔猜中几题,也不应过分依赖这种运气。然而,对现有题目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形成一些合理的预期,无疑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即便是最坏的情况,这种分析和预测也能为考生们在备考冲刺期间带来一些轻松的心态调剂。因此,今天我们就以一种轻松的态度,来大胆尝试一番对复赛风格与难度的前瞻性探讨

资料领取

高中参加赛事获得奖项,可以拓宽升学路径。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少年班项目都更青睐在某些领域有学科特长,有竞赛奖项的考生。高三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时可以增加筹码,提高录取率。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汇总整理竞赛生名校升学规划指南白皮书,特别福利,点击下方按钮即可免费领取~

竞赛生名校升学规划指南

一、2024预赛题目风格及难度

  本届预赛的命题特点之一是难度明显较往届降低。尽管题型、题量、卷面分值和考试时长保持不变,但本届预赛的题目中,高考难度的题目所占比例大幅提高。

  以下是本届预赛全部16题的详细分布,包括分值、所属模块及考查知识点。其中,标记为红色的题目为高考难度题目,共计12道,总分为280分。

题型 题号 分值 模块 知识点
选择 12  力学,电磁学 静电场,机械振动
12  热学 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
12  近代物理学 光子的基本性质
12  力学 力的平衡
12  力学 功和能
填空 20  其他 量纲分析
20  力学 力的平衡
20  力学 抛体运动,相对运动
20  近代物理学 原子的能级跃迁,光子的基本性质
10  20  热学 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
计算 11  40  力学 力的平衡,力矩平衡,惯性离心力
12  40  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
13  40  电磁学 电阻定律
14  40  电磁学 电磁感应,安培力
15  40  力学 引力与引力势能,碰撞与动量定理
16  40  光学 光的折射

  在这12道高考难度题目中,部分题目若直接出现在高考试卷上,不仅不会显得突兀,甚至在难度上也不算是特别挑战性的题目,比如第4题和第10题等。其余几题虽然在高考中不常见,但只要考生能够深入理解题目意图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即便没有参加过竞赛培训,也能够顺利解答,例如第5题和第7题等。

  表格中标记紫色的4道题目则保持了传统预赛的难度水平,总分为120分。这些题目虽然涉及高考知识范畴之外的内容,但在竞赛领域内,它们被视为基础且常见的知识点。

  此外,本届预赛中各知识模块的比重与历届预赛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我们整理的本届预赛中各知识模块的分值比例分布情况,其中“其他”类别指的是与第6题相关的量纲分析部分。

  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本届预赛中,力学模块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分值比例与电磁学和其他模块的比例大约为5:2:3,而这一比例在往届预赛中通常为1:1:1。

  鉴于物理竞赛的学习传统通常将力学作为首个学习模块,力学的高比重有利于初学者更好地展示其学习成果。

  总体而言,本届预赛的难度较低,且力学模块的比重较大,这些特点共同体现了本届预赛的“普及化”和“非专业化”倾向。

  如果这种题目风格是组委会有意为之,那么可以解读为物理竞赛官方希望以此方式吸引更多学生了解和参与竞赛,从而扩大竞赛的影响力,避免其成为少数人的专属活动。

  这种做法无疑对物理竞赛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题目难度的显著降低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区分度,这可能会为顶尖选手的选拔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根据预赛试题预测复赛风格

  接下来,我们将基于预赛试题的特点,对复赛的预期进行一些推测。以下仅供参考。

  本届预赛的难度相对较低,且力学模块的比重较大,这是否意味着复赛也将较为简单,且力学题目的比例将显著高于往年?

  由于预赛与复赛在定位上存在明显差异,我们不能仅凭预赛的试题难度直接推断复赛的难度。根据物理竞赛官方的指导精神,预赛的宗旨在于鼓励更广泛的学生参与。

  以物理竞赛决赛省队名额分配为例,部分名额是根据各省预赛参与人数来分配的。这种制度设计意在激励各省积极组织更多学生,尤其是非专业竞赛生,参与到预赛中来。因此,预赛的风格和难度并不能直接预示复赛的趋势。

 

  而复赛与预赛不同,复赛的核心功能是产生省一奖项和省队名额,这二者在很大程度上都将与升学政策挂钩,兹事体大,必须既慎又稳。

  考虑到复赛的重要性以及物理竞赛官方组委会专家教授们的丰富命题经验,通常认为复赛不会过于简单,其难度大体上应该和近年复赛保持一致,至多也只是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内上下波动,而且各模块的相对比例也会大体维持在往年水平,不会过分偏重某个单一模块。

  本届预赛题目难度的明显下降应当理解为是物理竞赛官方组委会希望在竞赛入口端吸纳更多学生参与,推高物理竞赛的人气和热度,维系物理竞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复赛(以及决赛)所代表的竞赛出口端则是完全不同的逻辑,在升学政策及相关名额没有大幅变动的前提下,复赛不应该有大幅度的、剧烈的变化,否则必然会给已趋于成熟稳定的物理竞赛事业带来无法预料的冲击。

  既然预赛和复赛的命题逻辑不同,那是否意味着预赛试题对于预测复赛风格毫无价值呢?

  就本届预赛而言,虽然题目难度不大而且比较偏重力学,但每道题涉及的模型都是高考及竞赛范围内的常规模型,命题人并没有刻意地求新求变或者炫技自嗨。整套试卷没有奇奇怪怪、语焉不详的模型及设定,个别有争议的细节也都是题目本意简单但考生理解复杂(当然这也应当归咎于题目没有交代清楚)。

  考虑到本届预赛整体难度相较于往届显著下降,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命题人在题目方面的风格取向,那就是宁可把难度降到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程度,也不要出莫名其妙、故弄玄虚的题目;宁可考查考生已经非常熟悉的经典模型,也不要搞那种风格怪异、旁人难以理解的所谓“创新模型”。

  作为合理预期,因此认为复赛大概率也将延续这种风格取向,而且这实际上也就是去年复赛的风格取向,即以考查经典模型和基本功为主,不怕模型老,也不怕考生自我感觉良好。

  去年复赛已经成功地证明了,只要守住命题质量的底线,经典模型题目一样能有足够的区分度,自我感觉良好的考生也未必能在这类题目上真正拿到高分。去年复赛试题广受好评,相信物理竞赛官方组委会也会稳中求进,尽力延续去年复赛试题的高质量与好口碑。

  温馨提示:

  面对2025年的高考新篇章,我们深知每一位家长都怀揣着对孩子未来的无限期待。为了共同探索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的奥秘,我们特别创建了“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

  学科竞赛对于考生升学和自我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直接升学机会(保送资格、卓越/攀登计划)

  2️⃣升学加分与优先录取(强基计划、综合评价)

  3️⃣提升个人竞争力(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

  4️⃣拓宽升学渠道(报考少年班等)

  我们相信,每一次深入的交流,都是孩子成功路上的一块基石。现在就加入我们,与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为孩子的明天搭建更坚实的桥梁!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刻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4年物理竞赛预赛难度分析2024年物理竞赛预赛难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25年广东省综合评价初审名单2025-05-07

南开中学2025年科技特长生招生简章2025-05-07

2025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解读2025-05-07

2025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科学)专业解读2025-05-07

复旦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B类考生破格资格审核结果已公布2025-05-07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