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竞赛萌新在了解化学竞赛的相关信息的时候,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学到什么程度可以拿金银牌?什么程度可以进省队?问了很多大佬,得到的答案可谓是千差万别。有人说自己只学到普化难度就进省队了,有人说自己刷了20多本书才拿到省一。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化学竞赛中,不同省份的情况确实有很大差距。强省卷的飞起的同时,弱省可能参赛就有奖。但是有的同学又会问了:那为什么这些省份叫弱省呢?别急,自主选拔在线就为刚刚入坑的各位萌新,详细科普一下同学们最关心的化竞强弱省的三个问题。
一、化学竞赛的强弱省有哪些?
强省
(1)浙江:各地均有竞赛强校,其中又以杭二和学军最为出名,是化竞强省中地域发展最均衡的一省。省一竞争比较激烈,竞赛氛围很好,可以说是十分出名的全科竞赛强省,“卷王”省份。
(2)湖南:老牌化学竞赛强省,几乎年年都会有国家队选手出自长沙四校——湖南师大附中、长沙一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竞赛培训成体系,师资力量强大。
(3)湖北:搞竞赛的学校比较多,华师一、黄冈中学、黄陂一中,武钢三中,武汉二中,武汉外国语等,家长对竞赛比较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也很高。
(4)河北:在衡水中学的训练模式下,每年都培训出大量强手,第37届决赛中衡水中学以一校之力斩获12枚金牌,位列全国第一,其实力可见一斑。但省内几乎为衡水中学一家独大,石家庄二中等强校也难与其比肩,地域发展较为不均衡。
(5)四川:成都和绵阳均有竞赛强校,如成都七中、绵阳中学等。
弱省
(1)福建:较重素质教育,大多数学校的竞赛培训缺乏系统性,或者管理不严格导致学生较为散漫,每年都会有强手,但总体成绩较一般。
(2)山西:除了山西大学附中外其他学校对竞赛都不太着力,竞赛氛围淡薄,省队很容易进。
(3)天津:南开中学和天津一中较强,但总体而言全市竞赛氛围较淡薄,自学的学生比较多。
(4)黑龙江:基本上只有哈尔滨和大庆两市有竞赛氛围,自从强基政策推出以来化学竞赛成绩持续不佳,近5年内仅有一枚金牌。
(5)辽宁:几乎大连一市独大,有大连育明、大连二十四中等强校,省会沈阳也较少有竞赛强校。尚未适应近年的考试风格变化,成绩较为一般。
中等省份
其他上文没有提到的,例如安徽、甘肃、广东、广西、河南、江苏等省份,全部属于中等省份,对于中等省份的同学,我的建议是除非极有天赋,否则不建议自学。因为目前强基条件越来越严格,省一都不能100%保证能起到作用,更别说省二省三。而自学到省一的难度是较大的。
强弱省的优劣势都是什么?
强省优势
起步早、资源强、氛围好,进入省队后在决赛更容易出成绩,决赛的金牌和银牌,绝大多数都是被竞赛强省的学员包揽。按照最近两年的数据来看,竞赛强省的省队学员,基本上最低都是银牌,取得铜牌的很少。
强省劣势
竞争非常激烈,优秀的同学很容易止步省队。强如浙江省,有国集水平者亦未必能进入省队。因此相对弱省而言,想要进队的难度很高。
弱省优势
(1)省内竞争低。系统学过竞赛者很少,因此拥有实力的同学一般都能够轻松进入省队,不需在复赛上耗费过量的精力。
(2)低年级易进队。高二进入省队,只学一年进队在有些地区十分艰难,但弱省则容易很多,高二决赛将是一次非常宝贵且有价值的体验,也是作为防止竞赛爆炸后没有复活机会,提高容错率的好时机。
(3)课内压力小。由于弱省往往高考不太卷。且弱省竞赛生课内普遍较好,故课内压力相对强省较小。此处建议课内成绩不佳者慎重考虑停课学竞赛。
(4)生活自由。弱省停课往往规模较小,停课期间可以自由规划生活,故有一定的好处。
弱省劣势
(1)严重缺乏一起学习的同学,同学能带来宝贵的陪伴和资源,弱省学生单打独斗,长此以往会导致诸多问题。
(2)题目,学习方法,课程知识匮乏。这一点往往在初期极其严重,但后期资源较多,题量一般都足够。
(3)由于缺乏成功案例,搞竞赛造成课内成绩下滑会造成严重的焦虑和压力。
(4)自我定位紊乱。由于联考外培机会少,弱省学生很难准确估计自身实力,从而产生不切实际的迷惑行为。
(5)基础不扎实,知识体系混乱,开始学习晚。发达地区往往初一初二即开始成规模学习竞赛,但弱省则大多高一才入坑。
强弱省竞赛该如何备考呢?
强省建议
珍惜资源,高效利用资源,在众多机会中选择最合适的一条;努力学习。
弱省建议
(1)竞争压力远高于高考,试图走捷径者请止步。校排稳定于华五水平以上者,竞赛失误后回旋余地亦较大,学习压力也能小一些。学竞赛的同学应该保证在半脱产期间依然有一个可以接受的成绩(想冲奖的建议高考卷能达到C9水平),否则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2)多加群,尽可能拥有一些关系较紧密的朋友。在竞赛过程中,结交的朋友往往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财富,加群后不要过度水群,否则会大量浪费时间,但从群中得到的海量资源对我们很重要。
(3)多参加外培、联考。联考往往会给出全国排名,利于找准定位,外培学习效率相对较高,也是了解更多资源和信息的一大途径。
(4)基础要打好。一轮的教材等必须认真过完,不留盲点,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另外,多听网课也许能提高一轮效率。
总而言之,无论强省弱省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弱省并不一定不能出成绩,强省也不一定不会翻车,最后结果如何都是要取决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化竞的过程中稳住心态,不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