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打基础→几何练图形→数论攻整数→组合重构造。先代数培养运算变形能力,再几何建立图形直觉,接着数论强化抽象证明,最后组合综合前三种技巧解决构造与计数。
推荐阅读:2025年数学竞赛全年赛事一览
免费资料一:
福利资料:为助力低年级数学竞赛规划,特整理《数学竞赛升学规划指南》电子资料
领取链接: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7695157093143561
免费资料二:
福利资料:为帮助低年级考生高效备考,特整理《2012-2024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领取》电子资料
数学竞赛四大模块学习顺序怎么排?
一、先代数:夯实运算与变形基本功
代数是竞赛入门最友好的模块,函数、数列、不等式、多项式等内容与课内衔接紧密,公式体系清晰。通过系统刷题,可迅速提升“式子变形”与“变量替换”的熟练度,为后续几何、数论中的复杂运算打底。建议用《奥数教程》代数卷配合《培优讲义》前 5 章,每天 3~5 题,2 个月内完成首轮。
二、再几何:把图形直觉练成“肌肉记忆”
几何需要空间想象与逻辑链条同步发力,放在第二顺位,可借助已具备的代数工具处理坐标、三角与向量。先攻平面几何(圆幂、相似、共线共点),再拓展至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推荐使用《几何瑰宝》与 IMO Shortlist 几何题,按“画图→标条件→追结论”三步法,每周 10 题,坚持 3 个月可见明显进步。
三、后数论、组合:先抽象再综合,步步为营
数论对整数结构要求更高,组合则考验构造与计数,两者都需要前两模块的技巧沉淀。学习顺序建议:
初等数论:同余、二次剩余、Diophantine 方程;
组合数学:计数原理、图论、构造方法。
用《数论导引》与《组合极值》分专题突破,每完成一个主题就做 10 道对应 CMO 真题,最后通过二试模拟卷把四大模块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