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集训队课程覆盖普通物理(力学、电磁、热统、光学)与四大力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并穿插实验设计、数值模拟和 IPhO 真题研讨;每日上午理论授课、下午实验训练、晚间刷题与小组报告,四周内完成大学物理系三年核心内容,最终通过六次选拔考试决出五名国家队成员。
推荐阅读:2025年物理竞赛全年赛事一览
① 资料下载:
福利资料:为帮助低年级考生高效备考,特整理《从0到1物理竞赛备考攻略手册》电子资料
领取链接: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7412083163866409
② 资料下载:
福利资料:《2013-2024年年物理竞赛预赛/复赛试题及答案》PDF
领取链接: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8389182326639682
③ 资料下载:
福利资料:《2013-2024年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PDF
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学什么?
一、课程体系:从普通物理到四大力学
集训队四周时间要完成大学物理系三年的核心内容。上午全部为理论课,按“力学—电磁—热统—光学”四模块滚动推进。力学部分涵盖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力学及非线性振动;电磁学深入到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推迟势与辐射场;热统与统计物理则重点讲系综理论、量子统计;光学则聚焦相干、衍射、激光腔模。每天下午配套两小时“习题冲刺”,由北大、清华教授现场批改,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清零。
二、实验与计算:动手+动脑的“双引擎”
实验训练分为“基础实验”与“创新设计”两档。上午理论课后,学员立即进入实验室,用 3 小时完成一套 IPhO 真题实验,如测量光速、测定电子荷质比等;晚上则用 Python + Matlab 对白天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最小二乘拟合。此外,数值模拟课会教授有限差分法、蒙特卡洛算法,要求学员 48 小时内写出可复现的代码并提交 GitHub 仓库,实现“理论—实验—计算”闭环。
三、选拔节奏:六轮考试定五人
集训期间共安排六次选拔考试:两次理论、两次实验、一次综合面试、一次英文报告。理论考卷难度对标 IPhO 决赛,满分 30 分,平均分通常只有 12–15 分;实验考卷则要求现场设计并完成测量,误差控制在 1% 以内。最终按六次成绩加权排名,前五名组成国家队,其余学员获得“国训优秀证书”及清北强基破格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