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2025年物理竞赛国集的50名学生可直接保送至清北!获得金银牌的考生可以争取强基破格资格,同时金银铜牌在参加强基、综评、北大英才班、清华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北大物理卓越、清华物理攀登、中科大少创班等名校升学中都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接下来和自主选拔在线一起详细查看2025年物竞决赛数据盘点。
福利资料:特整理《学科竞赛生名校升学规划指南》电子资料,涵盖数物化生信竞赛赛制与报考流程,省/国奖升学优惠,初高中规划指南等干货内容。
2025年物理竞赛决赛获奖数据盘点+各省实力等级划分
2025年获奖情况及最新实力划分
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 地区 | 2025国集 | 2025金牌 (无国集) |
2025银牌 | 2025铜牌 | 总计 |
|---|---|---|---|---|---|
| 湖北 | 7 | 10 | 10 | 27 | |
| 四川 | 4 | 11 | 11 | 26 | |
| 广东 | 4 | 11 | 11 | 26 | |
| 浙江 | 4 | 14 | 7 | 25 | |
| 上海 | 6 | 11 | 8 | 25 | |
| 福建 | 3 | 7 | 14 | 1 | 25 |
| 江苏 | 4 | 5 | 14 | 23 | |
| 湖南 | 3 | 10 | 10 | 23 | |
| 山东 | 1 | 3 | 18 | 22 | |
| 河北 | 7 | 14 | 1 | 22 | |
| 重庆 | 3 | 10 | 8 | 21 | |
| 河南 | 3 | 2 | 11 | 5 | 21 |
| 北京 | 2 | 5 | 14 | 21 | |
| 安徽 | 2 | 2 | 13 | 2 | 19 |
| 陕西 | 2 | 5 | 11 | 18 | |
| 江西 | 1 | 6 | 11 | 18 | |
| 广西 | 6 | 12 | 18 | ||
| 山西 | 14 | 3 | 17 | ||
| 辽宁 | 1 | 7 | 9 | 17 | |
| 云南 | 7 | 9 | 16 | ||
| 吉林 | 6 | 9 | 15 | ||
| 黑龙江 | 7 | 8 | 15 | ||
| 甘肃 | 15 | 15 | |||
| 天津 | 6 | 8 | 14 | ||
| 内蒙古 | 14 | 14 | |||
| 贵州 | 4 | 10 | 14 | ||
| 新疆 | 6 | 7 | 13 | ||
| 宁夏 | 13 | 13 | |||
| 海南 | 1 | 12 | 13 | ||
| 西藏 | 12 | 12 | |||
| 青海 | 12 | 12 | |||
| 香港 | 1 | 2 | 3 | 6 | |
| 澳门 | 3 | 3 | |||
| 总计 | 50 | 127 | 253 | 159 | 589 |
结合2023—2025年近三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奖数据,采用以下赋分标准进行量化评估:
集训队成员:10分/人
金牌(不含集训队):7分/人
银牌:4分/人
铜牌:1分/人
根据各省总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按累计得分占比划分梯队:
第一梯队(强省):累计占比前50%的省份;
第二梯队(中省):累计占比50%–90%的省份;
第三梯队(弱省):累计占比90%以后的省份。
据此,各省物理竞赛综合实力划分结果如下:
| 强省 | 中省 | 弱省 |
|---|---|---|
| 浙江 | 江苏 | 广西 |
| 湖北 | 河北 | 吉林 |
| 上海 | 福建 | 云南 |
| 四川 | 江西 | 黑龙江 |
| 广东 | 河南 | 贵州 |
| 北京 | 山东 | 新疆 |
| 湖南 | 陕西 | 内蒙古 |
| 重庆 | 辽宁 | 甘肃 |
| 安徽 | 海南 | |
| 山西 | 宁夏 | |
| 天津 | 西藏 | |
| 香港 | ||
| 青海 | ||
| 澳门 |
近三年来,物理决赛获奖人数趋于保持在590人附近,各级奖项的数量也趋于稳定。
2025年金牌和银牌均有所增加,金牌较去年增加2人,银牌较去年增加3人。因此今年获得强基破格入围资格的学生有望增加。
| 获奖年份 | 国集 | 金牌 ((无国集) |
银牌 | 铜牌 | 总计 |
|---|---|---|---|---|---|
| 2023 | 50 | 130 | 252 | 158 | 590 |
| 2024 | 50 | 125 | 250 | 165 | 590 |
| 2025 | 50 | 127 | 253 | 159 | 589 |
从省份维度来看,2025年多个传统竞赛强省的获奖人数出现下滑。其中,浙江和北京分别较2024年减少3人和4人,总获奖人数有所回落;湖南也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相比之下,广东、四川、上海、湖北、重庆等头部省份保持稳定,获奖人数未出现下滑,其中广东表现尤为突出,较上年增加2人,实现逆势增长。
中下游省份整体变化不大,但作为本届物理竞赛决赛承办地,福建受益于主场优势,获奖人数显著提升,达到25人,创近年新高。
| 地区 | 2023获奖人数 | 2024获奖人数 | 2025获奖人数 | 趋势变化 |
|---|---|---|---|---|
| 湖北 | 30 | 27 | 27 | ↔ 持平 |
| 四川 | 25 | 26 | 26 | ↑ +4% |
| 广东 | 23 | 24 | 26 | ↑ +13% |
| 浙江 | 29 | 28 | 25 | ↓ -14% |
| 上海 | 21 | 25 | 25 | ↑ +19% |
| 福建 | 17 | 19 | 25 | ↑ +47% |
| 湖南 | 28 | 24 | 23 | ↓ -18% |
| 江苏 | 26 | 23 | 23 | ↓ -12% |
| 河北 | 24 | 24 | 22 | ↓ -8% |
| 山东 | 22 | 22 | 22 | ↔ 持平 |
| 北京 | 27 | 25 | 21 | ↓ -22% |
| 重庆 | 20 | 21 | 21 | ↑ +5% |
| 河南 | 21 | 20 | 21 | ↔ 持平 |
| 安徽 | 19 | 18 | 19 | ↔ 持平 |
| 陕西 | 19 | 18 | 18 | ↓ -5% |
| 江西 | 18 | 19 | 18 | ↔ 持平 |
| 广西 | 18 | 17 | 18 | ↔ 持平 |
| 辽宁 | 19 | 18 | 17 | ↓ -11% |
| 山西 | 16 | 16 | 17 | ↑ +6% |
| 云南 | 16 | 15 | 16 | ↔ 持平 |
| 黑龙江 | 16 | 15 | 15 | ↓ -6% |
| 吉林 | 16 | 14 | 15 | ↑ +7% |
| 甘肃 | 14 | 14 | 15 | ↑ +7% |
| 贵州 | 15 | 15 | 14 | ↓ -7% |
| 天津 | 15 | 14 | 14 | ↓ -7% |
| 内蒙古 | 14 | 15 | 14 | ↔ 持平 |
| 新疆 | 14 | 14 | 13 | ↓ -7% |
| 海南 | 13 | 13 | 13 | ↔ 持平 |
| 宁夏 | 13 | 12 | 13 | ↔ 持平 |
| 西藏 | 13 | 12 | 12 | ↓ -8% |
| 青海 | 0 | 13 | 12 | ↑↑ 首次突破 |
| 香港 | 5 | 6 | 6 | ↑ +20% |
| 澳门 | 4 | 4 | 3 | ↓ -25% |
从年级角度看, 高三是决赛获奖的主力群体。除广东和福建外,其余省份获奖学生中均为高三人数最多。广东和福建的主力群体是高二学生,上海市高二获奖人数有逼近高三的趋势,低年级学生突出重围,潜力无限。
| 地区 | 2025高一获奖人数 | 2025高二获奖人数 | 2025高三获奖人数 | 总计 |
|---|---|---|---|---|
| 湖北 | 3 | 4 | 20 | 27 |
| 广东 | 5 | 14 | 7 | 26 |
| 四川 | 9 | 17 | 26 | |
| 福建 | 1 | 16 | 8 | 25 |
| 上海 | 6 | 9 | 10 | 25 |
| 浙江 | 6 | 19 | 25 | |
| 湖南 | 3 | 20 | 23 | |
| 江苏 | 8 | 15 | 23 | |
| 河北 | 1 | 21 | 22 | |
| 山东 | 8 | 14 | 22 | |
| 北京 | 4 | 5 | 12 | 21 |
| 河南 | 7 | 14 | 21 | |
| 重庆 | 4 | 17 | 21 | |
| 安徽 | 4 | 15 | 19 | |
| 广西 | 5 | 13 | 18 | |
| 江西 | 5 | 13 | 18 | |
| 陕西 | 2 | 16 | 18 | |
| 辽宁 | 3 | 14 | 17 | |
| 山西 | 5 | 12 | 17 | |
| 云南 | 1 | 4 | 11 | 16 |
| 甘肃 | 15 | 15 | ||
| 黑龙江 | 1 | 4 | 10 | 15 |
| 吉林 | 6 | 9 | 15 | |
| 贵州 | 1 | 6 | 7 | 14 |
| 内蒙古 | 4 | 10 | 14 | |
| 天津 | 7 | 7 | 14 | |
| 海南 | 1 | 2 | 10 | 13 |
| 宁夏 | 1 | 12 | 13 | |
| 新疆 | 2 | 11 | 13 | |
| 青海 | 12 | 12 | ||
| 西藏 | 1 | 11 | 12 | |
| 香港 | 2 | 4 | 6 | |
| 澳门 | 2 | 1 | 3 |
各省金牌奖项情况
2025年,强省在集训队和金牌等高含金量奖项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多数强省的集训队与金牌人数占本省总获奖人数的比例超过50%,其中浙江表现尤为突出,该比例高达72%。相比之下,北京的高含金量奖项占比仅为约33%,明显低于强省平均水平。
| 地区 | 2025国集 | 2025金牌 (无国集) |
总计 | 金牌&集训队占 该省获奖人数的比例 |
|---|---|---|---|---|
| 浙江 | 4 | 14 | 18 | 72.0% |
| 湖北 | 7 | 10 | 17 | 63.0% |
| 上海 | 6 | 11 | 17 | 68.0% |
| 广东 | 4 | 11 | 15 | 57.7% |
| 四川 | 4 | 11 | 15 | 57.7% |
| 湖南 | 3 | 10 | 13 | 56.5% |
| 重庆 | 3 | 10 | 13 | 61.9% |
| 福建 | 3 | 7 | 10 | 40.0% |
| 江苏 | 4 | 5 | 9 | 39.1% |
| 辽宁 | 1 | 7 | 8 | 47.1% |
| 北京 | 2 | 5 | 7 | 33.3% |
| 河北 | 2 | 7 | 7 | 31.8% |
| 江西 | 1 | 6 | 7 | 38.9% |
| 陕西 | 2 | 5 | 7 | 38.9% |
| 河南 | 3 | 2 | 5 | 23.8% |
| 安徽 | 2 | 2 | 4 | 21.1% |
| 山东 | 1 | 3 | 4 | 18.2% |
| 香港 | 1 | 1 | 1 | 16.7% |
尽管多数强省的集训队人数呈下降趋势,湖北省却逆势上扬,2025年集训队人数较2024年增加4人,增幅显著,表现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2025年集训队的省份分布明显更为分散。河南、陕西、安徽、山东、辽宁等中下游省份近三年来首次有学生入选集训队,其中河南一举斩获3个席位,成绩亮眼,展现出竞赛格局的积极变化。
| 地区 | 2023集训队 | 2024集训队 | 2025集训队 |
|---|---|---|---|
| 湖北 | 9 | 3 | 7 |
| 上海 | 5 | 8 | 6 |
| 浙江 | 11 | 4 | 4 |
| 四川 | 4 | 3 | 4 |
| 江苏 | 3 | 4 | |
| 广东 | 4 | 5 | 4 |
| 重庆 | 1 | 4 | 3 |
| 湖南 | 3 | 5 | 3 |
| 河南 | 3 | ||
| 福建 | 1 | 3 | |
| 陕西 | 2 | ||
| 北京 | 9 | 5 | 2 |
| 安徽 | 2 | ||
| 山东 | 1 | ||
| 辽宁 | 1 | ||
| 江西 | 1 | 2 | 1 |
| 天津 | 1 | 1 | |
| 山西 | 2 | ||
| 黑龙江 | 1 | ||
| 河北 | 2 | 3 |
与集训队趋势相似,2025年强省在金牌数量上仍保持整体优势,但多数省份出现下滑。其中,湖南和广东表现亮眼:金牌人数分别达10人和11人,较2024年净增4人和3人,逆势上扬。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中下游省份在集训队和金牌两个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对传统强省的领先地位构成一定冲击。
| 地区 | 2023金牌(无国集) | 2024金牌(无国集) | 2025金牌(无国集) |
|---|---|---|---|
| 浙江 | 17 | 12 | 14 |
| 四川 | 14 | 12 | 11 |
| 上海 | 9 | 12 | 11 |
| 广东 | 10 | 8 | 11 |
| 重庆 | 11 | 13 | 10 |
| 湖南 | 6 | 6 | 10 |
| 湖北 | 13 | 12 | 10 |
| 辽宁 | 1 | 3 | 7 |
| 河北 | 11 | 6 | 7 |
| 福建 | 6 | 5 | 7 |
| 江西 | 6 | 8 | 6 |
| 陕西 | 2 | 3 | 5 |
| 江苏 | 5 | 8 | 5 |
| 北京 | 9 | 5 | 5 |
| 山东 | 2 | 3 | |
| 河南 | 3 | 5 | 2 |
| 安徽 | 1 | 2 | 2 |
| 香港 | 1 | ||
| 天津 | 1 | ||
| 山西 | 5 | 3 |
物理竞赛强校情况
从获奖总人数来看,2025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山西省共17人获奖,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独占15人,在省内展现出绝对的统治力。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和青海湟川中学(青海)——尽管这些学校在集训队、金牌等高含金量奖项上表现并不突出,但凭借稳定的整体实力,在获奖总人数上优势显著。
以下是2025年全国获奖人数达5人及以上的中学名单:
| 中学 | 2025集训队 | 2025金牌(无国集) | 2025银牌 | 2025铜牌 | 总计 |
|---|---|---|---|---|---|
|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 | 13 | 2 | 15 | ||
|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 4 | 4 | 6 | 14 | |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1 | 4 | 8 | 13 | |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 3 | 5 | 4 | 12 | |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4 | 3 | 5 | 12 | |
|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 | 2 | 7 | 1 | 12 |
|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 2 | 2 | 7 | 11 | |
| 青海湟川中学 | 11 | 11 | |||
| 郑州外国语学校 | 2 | 1 | 5 | 2 | 10 |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5 | 5 | 10 | ||
| 天津市第一中学 | 4 | 5 | 9 | ||
|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 1 | 4 | 4 | 9 | |
| 兵团二中 | 6 | 3 | 9 | ||
| 长沙市雅礼中学 | 2 | 5 | 1 | 8 | |
|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 8 | 8 | |||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 5 | 2 | 7 | ||
| 浙江省温州中学 | 1 | 4 | 2 | 7 | |
|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 5 | 2 | 7 | ||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 | 7 | 7 | |||
|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 | 5 | 7 | ||
| 黄冈中学 | 1 | 4 | 2 | 7 | |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2 | 3 | 2 | 7 | |
| 河南省实验中学 | 1 | 6 | 7 | ||
| 合肥市第一中学 | 1 | 5 | 1 | 7 | |
|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 3 | 3 | 6 | ||
|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6 | 6 | |||
| 西安市铁一中学 | 3 | 3 | 6 | ||
| 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 | 1 | 1 | 4 | 6 | |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 | 3 | 1 | 6 | |
|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1 | 2 | 3 | 6 | |
| 海南中学 | 6 | 6 | |||
| 哈尔滨德强高级中学 | 2 | 4 | 6 |
温馨提示: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可保送清北。获金牌、银牌的考生在强基计划入围、综合评价初审中,学科竞赛奖项可提升竞争力。备考同学可加入“五大学科竞赛交流群”,获取最新竞赛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