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考研阅卷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大家是不是既紧张又期待?毕竟这意味着成绩公布进入倒计时,上岸与否的悬念即将揭晓。那么成绩到底什么时候公布?自己的分数能否过线?能不能顺利上岸一志愿院校?别着急,自主选拔在线新高考团队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梳理最新消息。
推荐阅读: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通知汇总
温馨提示:
欢迎各位同学!这里是“2025考研保研交流群”,汇聚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无论你是准备冲刺名校还是寻找保研机会,在这里都能找到宝贵资料、经验分享与及时资讯。立即加入我们,开启你的研究生梦想之旅吧!
扫码入群,一起加油!
↓↓↓↓↓↓↓↓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明毅老师(企微号:13331056205)好友,备注:省市-考研年份-姓名,邀您进群哦~
多校考研阅卷结束,考研成绩公布进入倒计时
完成阅卷工作的高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率先传来好消息,于1月6日至15日圆满完成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的现场评卷工作。安徽农业大学也不甘落后,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评卷时间定在2025年1月15日-17日,每天从上午8:30持续到下午18:00。还有燕山大学预计在2025年1月底完成成绩登统工作。这意味着同学们距离知道自己的成绩又近了一步。
除了上述几所学校,还有很多高校也陆续完成了阅卷任务。重庆理工大学在全体阅卷教师和研究生院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两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今年的评卷工作,效率杠杠的。昆明理工大学在2021年1月19日完成专业课评卷工作,众多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其中,齐心协力为大家的成绩把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天水师范学院、西藏民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也都在不同时间顺利结束了阅卷工作。可以说,各高校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考研后续流程,大家期待的成绩也即将“新鲜出炉”。
成绩查询时间预测
按照惯例,考研初试成绩一般在2月中旬到下旬公布。从近几年的时间线来看,2024年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为2月26日起,2023年为2月22日起,2022年是2月21日起。可以发现,成绩公布时间大多集中在2月中下旬。结合今年的情况,多个省份也给出了相关信息。河南省教育考试院表示2025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方式预计在2月24日后公布;广东省按照教育部日程安排,成绩计划在2月下旬公布;西藏自治区的全国研考(初试)成绩将于2月底公布;江苏省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考生成绩预计在2月底前公布;宁夏自治区的2025年考研初试成绩将在2月下旬公布;江西省约在2月24日由招生单位公布考生成绩。由此推测,2025年考研初试成绩大概率会在2月24日-29日期间陆续公布。
阅卷规则与细节
考研阅卷有着一套严谨且规范的流程和规则,目的就是确保公平公正地评判大家的努力成果。咱们先来说说阅卷的组织架构,统考科目试卷阅卷工作一般由各省市考试院主管负责,自命题科目试卷则由报考院校专业导师阅卷。为了保证阅卷工作有序进行,通常会分为六大工作组。人工评卷组专门负责所有统考科目主观题评卷,像大家写的政治论述题、英语作文、数学解答题等主观题都由他们把关;机阅统分组则负责所有统考科目客观题评卷,同时承担成绩录入、校对、数据处理等工作,比如咱们涂的答题卡就是由他们通过机器来判分;复核组会对主观题试卷计分进行复核和登分,防止出现分数统计错误;试卷调度组负责试卷接收、整理、分发、回收和保管,保障试卷流转的顺畅;纪检组负责全部评卷工作各环节的纪检监察,监督整个阅卷过程是否公正合规;后勤与保卫组负责评卷期间的后勤保障与保卫工作,为阅卷老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从2013年起,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统考科目均实行网上统一评卷,并对阅卷现场全程录像,这大大提高了阅卷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网上阅卷时,会先将考生的答题卡扫描成电子版,存储起来后再分发给阅卷人员进行评阅。在这个过程中,阅卷老师只能看到自己负责题目的那部分内容,无法知晓考生的个人信息,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阅卷老师在正式批卷前,会进行培训和试批。培训时,会有专人详细讲解如何批改题目,回答到什么程度得多少分等。试批则是通过批改一定数量的试卷,来把握松紧度,统一不同阅卷老师的评分尺度。正式批卷时,老师会根据得分点批改出3-5个“小分”,用圆圈圈起来,把小分加起来就是这道题的得分,然后在题目旁边的方格里签名,再把分数写到试卷第一页的统分栏并签名。
对考生的影响分析
阅卷结束意味着成绩公布进入倒计时。同学们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成绩分布情况也将一目了然宝子们,一定要根据阅卷进度,提前做好复试准备。
现在距离成绩公布还有一段时间,千万不要浪费这段宝贵时间。建议大家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比如,每天可以安排3-4小时复习专业课知识,梳理专业重点、难点,构建知识框架。还可以花1-2小时练习英语口语,提高听说能力。在资料准备方面,要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学位证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以及本科成绩单、获奖证书等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材料。另外,大家可以通过学校官网、考研论坛等渠道收集目标院校的复试真题和经验贴,了解复试流程和考察重点。总之,早准备、早规划,才能在复试中抢占先机,增加上岸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