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全国高校2026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对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深入了解,激发同学们对电子信息和空天科技等领域的兴趣,鼓励将来申请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特举办本次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招生专业方向如下表格:
推荐阅读:2025年全国重点高校夏令营通知汇总
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报名通知
一、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夏令营报名专业信息
|
|
|
|
|
学术学位 |
硕博 |
光学工程 |
智能光学制造与检测 |
原光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硕博 |
光学工程 |
生物医学光子学 |
原光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硕博 |
光学工程 |
微纳光电磁技术与器件 |
原光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硕博 |
光学工程 |
激光工程与光谱技术 |
原光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硕博 |
光学工程 |
光量子信息技术 |
原光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硕博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 |
光电研究院(筹) |
学术学位 |
博士 |
光学工程 |
大规模集成光子芯片研制及应用研究 |
张江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 |
学术学位 |
硕博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 |
光电研究院(筹) |
学术学位 |
硕博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微纳电子器件与电路 |
光电研究院(筹) |
学术学位 |
硕博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智能信号处理与系统 |
原电子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硕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原微纳系统中心 |
学术学位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智能电子系统 |
原微纳系统中心 |
学术学位 |
硕博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人工智能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异质异构光电融合集成技术 |
张江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微纳电子器件与系统 |
张江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 |
学术学位 |
硕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智能通信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硕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智能感知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光纤通信技术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太赫兹光子技术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波导与传感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光通信与光器件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系统和理论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超复杂网络科学与智慧系统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智能物联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6G光子芯片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计算成像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亚波长光学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卫星互联网 |
空间互联网研究院(筹)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雷达成像与智能信息获取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学术学位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空天信息智能感知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专业学位 |
硕博 |
电子信息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信号处理与系统) |
原电子工程系 |
专业学位 |
硕博 |
电子信息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电子与系统) |
原微纳系统中心 |
专业学位 |
硕博 |
电子信息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微纳电子器件与电路) |
光电研究院(筹) |
专业学位 |
硕博 |
电子信息 |
通信工程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专业学位 |
硕博 |
电子信息 |
通信工程(卫星互联网) |
空间互联网研究院(筹) |
专业学位 |
硕博 |
电子信息 |
人工智能 |
原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
专业学位 |
硕博 |
电子信息 |
光电信息工程(光电信息与系统制造) |
原光科学与工程系 |
专业学位 |
硕博 |
电子信息 |
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器件与系统) |
光电研究院(筹) |
二、报名时间
6月10日10:00-6月25日17:00。
三、报名条件
1.全国各高等学校202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
2.学业成绩优秀,预期可获得推荐免试资格。
3.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或实践应用能力。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四、报名材料
1.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片,电子版JP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500K以内。
2.本科阶段历年成绩单(须加盖教务处或院系公章),JPG或PDF格式。
3.外语水平证明,如CET四级、CET六级、雅思、托福、专业外语成绩等。
4.有关获奖证书和学术科研成果,如发表论文、出版物或其他原创性工作。
5.诚信承诺书(可从报考服务系统下载,签名后上传)。
6.个人陈述:包括学习背景、实践经历、学术志向、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等。
五、报名方式
申请人登录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gsao.fudan.edu.cn),通过“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中的“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进行网上报名。
本单位无须寄送纸质材料。
六、相关说明
1.本次夏令营活动规模及举办时间、方式等,另行通知。
2.营员遴选结果拟于报名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发布。
3.申请人应承诺填报信息和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申请资格并通报其本科院校。
4. 有意报考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2026级推免研究生的同学(含本校本科生),应申请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后期是否举办其他推免相关活动,另行通知。如果上级部门和学校关于夏令营活动有新要求,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将按新要求执行并及时通知申请人。
5.咨询方式:021-31242677,itjiaoxue@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