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消息:据统计,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43万。考研报名总人数继2024年迎来下降拐点后再次下滑,2025年直线下跌50万后,再次下跌45万。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整理相关内容,以便考生参考!
343万!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公布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仅仅两年后,就再次突破400万,此后常年高居不下。持续升温的热度,也让考研这条赛道成为“卷”的代名词。考研报名人数再次下降,研究生扩招仍是大势所趋,这是否意味着:考研越来越简单了?近两年的考研情况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迎来自2016年起的首次下跌,然而尽管报考人数减少了36万,但2024研考国家线和各校复试线并没有像网友期待的降低。同时,400+高分遍地,大批等来了自己满意分数的考研人,仍无缘复试,只能抓住“调剂”这根“救命稻草”。高分多、缺额少,多所院校取消校内/校外调剂,让调剂形势也格外严峻。
然而,即使有幸过了国家线,各高校的复试门槛依然让大多数考研人望尘莫及。
从各院校发布的复试分数来看,北京大学2024年临床医学专硕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为总分360分,比2023年的总分高出15分;同济大学2024年新闻与传播专硕复试线为390分,是学校参与研招的所有专业中复试分数线最高的,该专业复试分数线比2023年的375分高出15分......在评论区,许多网友感慨,“一分的涨跌就会影响一批考生”。
考研名额,或许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在增加。
研究生招生数的确在逐年增加,但一些院校、专业给到统考的招生名额却不增反降。“去年31,今年12,崩溃了”“166缩招到106”“17变5,这还能报吗”“砍了30个”“只招1个人了”……一片“怨声载道”的留言中,也有网友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名额给推免生了”。由于研究生招生包含推免和统考招生两个渠道,缩招并不一定是总体招生名额减少,而有可能是随着保研比例上升,统考名额被挤压而导致缩招。天平两端,一边升,另一边就得降。
根据《清华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办法》,“推免”注重考核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概括来说就是“综合评定、择优选拔”。目前,各校对考研推免资格的认定,有的使用学分绩点,有的提出在专业排名前25%,甚至是10%以内,部分非“双一流”高校的推免要求甚至会达到前5%、2%。
能拿到保研资格的同学,往往被认为是班级学院中的佼佼者,他们或长期保持高绩点,或科研成绩突出,或实践履历惊人,有些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科研成果,能够大大减少导师的培养成本,从而更受院校或导师的青睐。还有部分院校把更多招生名额留给了本校学生,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人才的贯通式培养,缩短科研人才培养周期;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学校的就业压力,降低学生升学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