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选择,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高考前很多考生和家长很少会花时间去了解专业上的信息,以至于在选择专业时会出现这样一些误区,如:就业率高的就是好专业?热门专业一定是好专业?名校的专业都是好专业等。自主选拔在线整理了高考选专业时容易陷入的9大误区,这些误区越早知道越好,一定要在填报志愿前进行规避!2024届考生家长重要参考!
温馨提示:
每年都会有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导致录取不理想,不得不高分低就,甚至无奈地被复读。高考出分后志愿填报时间太短,但家长和考生们却要在上千所本科院校792个本科专业中选择自己适合报考的院校专业,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规避这个问题,自主选拔在线特汇总整理《2024高考择校选专业攻略》PDF资料
点击下方按钮预约吧!
“就业率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不可否认的是,上大学选专业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填报高考志愿是否要考虑就业因素,答案是肯定的!
但在用“就业率”来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依据时,我们不能仅凭就业率的数字高低来做判断。
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口径比较宽泛,无论学生是打算自主创业还是将来做自由职业者,只要学生离校时向学校提供了一个今后的就业去向,都被视为就业率的统计依据。
随着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很多大学把考研人数也计入就业率中,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隐性就业”。
因此大学统计出来的就业人数里,不仅包括实际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还包括考研、出国留学、自主创业以及灵活就业的人数。
这个就业率数字并不能代表毕业生参加工作的实际情况,与人们对各类专业就业率的实际定位也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考生和家长在参考就业率数据时,还需要注意到:
✅ 并非某所高校的就业率高就代表着这所学校所有专业的就业率都高;
✅ 并非统计出来某个专业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代表这个专业在任何一所学校的就业率都高;
✅ 并非某个专业有了高的就业率,就代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很高。
所以,考生和家长在参考就业率时,可参考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近三年就业率情况,及升学就业情况和就业去向,准备继续读研深造的多关注升学率,准备就业的多关注就业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