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这5类人报考强基计划=“自毁前程”?千万别因为降分机会盲目报考!

2025-03-04 14:18|编辑: 小李老师|阅读: 27

摘要

强基计划虽为考生提供了降分录取的机会,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盲目报考可能导致“自毁前程”。和自主选拔在线一起来看下吧。

强基计划作为降分上名校的升学途径吸引了众多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尖子生报考,但是也有一些没有了解透彻强基计划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就盲目报考的同学。这样只会“自毁前程”,适得其反,最终沦为强基计划的“炮灰”。每年的3-4月是强基计划的报名高峰,如果您不想自家孩子成为强基“炮灰”,“自毁前程”,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劝退清单”,否则只会白白浪费孩子的天赋。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解读汇总(扫盲系列合集)

39所强基计划招生院校

目前,许多考生家长知道有39所985院校在进行强基招生,但是却不知道具体的院校有哪些。在进行院校筛选报考时,经常出现漏筛,误选等情况。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名校综合评价帮大家汇总了39所强基计划院校名单,供大家参考。

39所强基计划招生院校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获取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学科竞赛、少年班等升学政策,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群内有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强基计划5类劝退人群

  01 高考成绩不匹配“伪学霸”

  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层次较高全部为“985院校”,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相匹配。如果考生本身高考成绩与39所“985院校”差距较大,那么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志愿、备考,最后却没能入围,浪费了时间,也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心态。

  从以上部分院校录取数据参考不难看出,强基计划入围分数整体较高,请各位同学和家长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02 对专业有执念

  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录取的学生原则上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且强基计划是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对于那些对特定专业有执念,甚至排斥强基计划专业。且志愿专业不在强基计划范围内的考生,需要谨慎考虑是否报考。

  毕竟,报考强基计划时也需要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否则,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学习,除了精神上的痛苦以外,还会有“学不进”“学不下”的情况发生,最终可能面临退学风险。

  03 仅仅为了追求名校光环

  强基计划招生聚焦国家人才紧缺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有些同学一味追求名校光环,想要借助强基计划做跳板进入“985院校”,被录取后再想办法转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管理学”等热门专业,这样是行不通的。因为强基计划录取以后,原则上本科阶段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就读‼

  04 高考“潜力股”校测“小白鼠”

  强基计划报考的尖子生中有一部分人对高考的考试内容和命题风格都得心应手。但是对于参加除高考外的考试时,心理素质较低,对于超纲内容和非高考题型的解答能力非常有限。

  在强基计划综合成绩中,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成绩占比15%,虽然校测在总成绩中只占比15%,但真正能和其他报考同学拉开差距的,就是这15%的校测成绩。

  校测大多笔试题目难度往往是大于高考的,甚至会出现一些竞赛同水平题目,面试以开放性问题为主,考察综合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没有过硬的学科核心素养,很难在优中选优的校测中脱颖而出,即使高考成绩优秀也很难拿到录取名额。

  05 缺乏科研精神、思维及能力

  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所以要有立志投身某一事业,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决心。

  而在强基计划的高校招生中,这一点也会是重点考核项。因此,科学精神、思维及探究性学习能力也是判断要不要报考强基计划的重要因素。

  🌈以上是关于强基计划的“不建议报考清单”,还在犹豫要不要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家长可以进行自查!接下来一起看看强基计划有哪些升学优势值得大家报考吧~

强基计划的报考优势

  01 缓解压力,高考升学双保险

  强基计划的试点院校都是985重点高校,院校层次高。而近几年高校强基计划分数线大多会比统招线低5-35分不等。这让很多成绩可能在心仪的高校录取分数线边缘的考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多争取一次录取机会,进入理想高校。即使考生没有通过,也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在高考越来越卷的情况下,强基计划缓解了高考录取压力~

  02 985高校“本硕博”衔接培养

  “强基生”=“亲儿子”众多高校在强基考生的培养方面投人力度非常大。高校依托本校王牌院系为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制定单独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并且强基计划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和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上也会进行指导。

  03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发展前景好

  强基计划是国家人才招生选拔的重大战略,招生专业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突出基础学科,并逐渐围绕基础学科拓展到众多交叉学科及关键领域的应用型专业。如航天材料类专业等,都是高校炙手可热的王牌专。

  国家、社会、高校层面都非常重视这类前沿科技相关人才的培养,这些将是未来几十年内潜力无限的高端人才。

  04 学科特长考生机会更大

  虽然强基计划以高考成绩为入围依据,但是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在笔试、面试等阶段,大多数笔试题目在高考难度以上,面试以开放性问题为主,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

  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高考成绩需达一本线/特招线),对于没有达到破格的铜牌、省一考生,也会在校测中充分发挥优势。部分学校依据笔试入围复试,笔试权重增加,让成绩处于边缘线但有突出学科优势的考生有更多翻盘可能,整体利好竞赛生!

  另外,2024年部分高校增加数学等学科单科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可以破格入围,还有部分高校推出的数学、物理的重点学科加权成绩入围,更有上交、复旦、北航等高校报名成功即可入围,突出校测决定作用等,种种政策都在告诉考生家长基础学科的重要性,竞赛生在强基中的优势,所以拥有学科特长的考生务必要把握机会。

  05 转段率“高”且专业选择“多”

  强基计划硕博衔接是免试攻读,只要符合标准的强基生都能保研、直博。

  名校综合评价目前收集到20所985强基计划院校2020级强基生的转段数据,根据数据得出首届强基生的转段率平均达到了75%左右。其中,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更是实现了100%的转段率。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的转段率也均超过了90%,表明大部分院校强基保研直博比例极高,除了主动放弃转段资格,几乎都能继续深造。由此可以看出强基计划的转段率较高,减轻了后续硕博的升学压力。

另一方面,强基计划转段时可选的专业也是非常多元化的。以西安交通大学2021级强基生转段数据为例,我们可以发现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转段方向包含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航空航天与能源与动力等热门高薪专业。

  温馨提醒:

  如果大家看过以上内容决定要报考强基计划,名校综合评价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两点:

  🌈第一点,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即将发布,强基历年实行较为严苛院校专业限报,还有每年不断变化新增的政策,各位考生家长在报名前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详细了解。同时欢迎关注我们,获取一手独家专业解读!

  🌈第二点,强基计划校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三考生一定要做好校测考核的学习,高二高一同学可以先学习学科竞赛,而后做好竞赛与强基校测的衔接,不过一定要找到课内学习和竞赛强基学习之间最合适的平衡点,切勿本末倒置。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5强基计划招生政策2025强基计划报考

竞赛生报考强基计划有什么优势?2024-10-14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解读汇总(扫盲系列合集)2025-03-03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揭秘,一文读懂强基计划特色与优势2024-08-17

什么是强基计划加权入围?哪些学校按加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2024-08-17

想报考综评强基,高一高二高三考生家长如何准备?千万别等到报名时才看2024-10-16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