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年“复交南”模式下的强基计划报考全攻略,一文读懂

2025-03-20 10:06|编辑: 小李老师|阅读: 109

摘要

自主选拔在线深入解读“复交南”模式下强基计划入围规则、校测等关键信息,助您精准定位,圆梦名校!

随着2025年强基计划拉开帷幕,不少考生和家长都在探寻升学的最优解。今天,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就来深入解读强基计划中备受瞩目的“复交南”模式,帮你挖掘其中的机会,规划升学路径。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解读汇总(扫盲系列合集)

2025年“复交南”模式下的强基计划报考全攻略,一文读懂

“复交南”模式,究竟是什么?

  “复交南”模式,打破了传统强基计划以高考成绩入围校测的常规。在这种模式下,只要成功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都能获得入围校测的资格,堪称全员破格入围。它将校测环节提前到高考结束后、高考出分前,依据校测初试成绩确定进入复试的名单。

2025年“复交南”模式下的强基计划报考全攻略

  自202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率先采用后,这一模式逐渐受到更多高校的青睐。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5所院校跟进;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也加入其中,目前已有10所高校采用。至于2025年是否会有更多高校加入,值得期待。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获取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学科竞赛、少年班等升学政策,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群内有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复交南”模式这些细节要注意!

  目前“复交南”模式各院校虽在强基选拔流程上基本一致,但在其校测细节及分数计算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以2024年“复交南”模式高校公布的强基计划校测情况为例:

  1、校测环节在高考后出分前,但各校具体时间有所差异,如中科大校测初试在6月12日,南大校测初试在6月16日等,各位同学家长一定要及时关注详细通知,避免错过考试时间;

  2、初试环节考核科目不同,如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考化生,而兰州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考数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科大破格生银牌奖项考生也需参加初试;

  3、复试环节以面试为主,不同学校对面试侧重点不同,但也有复旦、西安交大等校复试除面试外,会进行笔试考核,备考难度相对较大;

  4、在成绩计算中,大部分学校为初试+复试成绩综合计算,但也有西安交大、北航等校校测成绩只计算复试成绩。如有其他高校继续跟进此种入围模式,规则可能会更为复杂。届时各位考生家长一定要仔细研读招生简章,争取选择高匹配度高校让自身优势最大化。

  2024年各高校公布的强基计划校测情况见下图:

 2024年各高校公布的强基计划校测情况

复交南”模式下考生如何破局?

  考生机会增加,鼓励大胆尝试

  传统强基计划需考生高考成绩公布后,依据高考成绩排名确定入围校测的考生名单,最后将高考成绩及校测成绩综合计算进行录取。而“复交南”模式下,所有报名考生均可入围参加校测,根据校测初试成绩排名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再根据高考成绩等综合计算进行录取。这样一来,让很多高考成绩处于入围边缘线的考生也有机会参加校测,让更多考生可以参与到强基计划招生中。

  实现实质降分录取,幅度大

  如果考生校测成绩突出,但高考成绩较弱。在此种模式下,先进行校测,成绩排名靠前,再加上高考成绩综合计算,其高考成绩一定是相对依据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分数低的,也就实现了实质上的降分录取。

  举例

  某高校依据高考分数入围校测,入围分数线为680分。

  ①考生A高考成绩680分成功入围,校测为100分,综合成绩为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高校考核成绩=870.67

  ②考生B高考成绩670分无法入围。

  “复交南”模式高校,A、B考生同时入围。

  ①考生A高考成绩680分,校测为100分,综合成绩为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高校考核成绩=870.67

  ②考生B高考成绩670分,校测成绩为150分,综合成绩为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高校考核成绩=909.33在复交南模式下考生B综合成绩高于考生A,被录取的可能性更大,同时考生B的高考成绩低于考生A,也就是实质性的降分录取。

  利好竞赛生,逆风翻盘上名校

  从往年情况看,“复交南”模式的高校校测普遍难度较大,会考察竞赛相关内容,上交、复旦、同济等校校测难度达到预赛水平,甚至接近复赛难度。对于竞赛强但高考成绩较弱的考生来说,可以通过校测成绩突出重围,减少高考成绩带来的可能无法入围的风险,最终逆风翻盘,实现985名校升学。这就说明了,有竞赛基础的考生在此种模式下更能发挥优势,极大的增加了录取可能性。

  择校难题:是冲是保?

  因为强基计划限报1所高校,结合上述情况,考生及家长会面临择校难题。

  第一种情况:考生成绩在清北边缘线,选择“复交南”模式高校很可能成功录取,但又心有不甘,而选择清北则可能带来无法入围的风险。

  建议:此种情况的考生家长,如果考生有一定的竞赛经历,但文化课成绩飘忽不定,特别是大考时容易紧张的,可以考虑选择“复交南”模式高校,相对稳妥;如果考生文化课成绩相对稳定,且有清北情结的,建议尝试冲击清北。

  第二种情况:考生成绩徘徊在复交南等校边缘线,选择“复交南”模式很可能最终遗憾落入普通志愿,而选择其他层次高校又想冲一冲。

  建议:此种情况的考生家长,如果考生有一定的竞赛经历,文化课成绩相对稳定的,非常建议大家考虑“复交南”模式高校;如果考生没有竞赛经历,则建议考生选择非“复交南”模式的其他高校。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5年强基计划报考攻略2025强基“复交南”模式

必看!2025年强基计划各高校报考时间、报考条件及招生详情全汇总2025-04-21

最新!2025强基计划强基院校招生专业及限报&调剂要求梳理,选专业参考!2025-04-22

复旦、哈工大、西交大等31校强基计划招生要点大盘点!2025强基考生必看2025-04-22

2025年强基计划Q&A,从报名到录取常见问题全解答2025-04-23

上交、复旦、中科大、浙大、南大2025强基计划政策独家解读!华五选哪所?2025-04-23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