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大、东南大学加入高考出分前校测模式,目前共有12所高校将校测提前至高考出分前,报名成功即可入围校测。那么,哪些考生适合这种入围模式?校测会不会很难?怎样提高录取成功率?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复交南12校强基招生政策的解读,2026届以及低年级同学重点关注!
免费福利💯
①《2025强基入围分数线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3937745236330020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推荐阅读:2026年强基计划报考指南与政策解读合集
什么是“提前校测”模式?
高考出分前校测模式,是强基计划中的一种创新招生方式,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三校于2022年首次实施,后逐步扩展到其他顶尖高校。
“高考出分前”校测模式流程参考如下(具体以当年的招生简章为准):
哪些院校在高考出分前校测
截至2025年共有12所高校采用该模式,其中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
2022年之前所有学校的强基都是在高考出分后进行校测,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加入提前校测。
2022年复旦、上交大、南大3所高校率先将强基校测时间提前至高考出分前,因此该模式被称为“复交南”模式;
2023年浙大、中科大、同济、厦大、西安交大5所高校加入提前校测模式;
2024年北航、兰大2所高校加入提前校测模式;
2025年人大、东南大学2所高校加入提前校测模式。
“提前校测”模式特点
🔼校测时间提前
在高考后、成绩公布前完成校测,初试成绩决定复试入围名单,最终综合高考成绩(85%)和校测成绩(15%)录取。
🔼全员破格入围
所有报名考生均可参加校测,打破传统强基计划依赖高考成绩入围的限制,为更多考生提供机会。
🔼校测难度大
校测题目普遍对标竞赛水平,数学、物理等科目难度接近预赛或复赛,尤其利好有竞赛基础的考生。
🔼降分空间更大,实质性降分录取
如果考生校测成绩较好,但高考成绩较弱,在此种模式下,先进行校测,成绩排名靠前,再加上高考成绩综合计算,其高考成绩一定是相对依据高考成绩入围模式要低一些的,也就实现了实质上的降分录取。
“提前校测”为学科特长生开辟了升学新路径,尤其利好竞赛生。建议低年级考生尽早接触竞赛,进行一些竞赛思维的训练等,兼顾高考与校测准备,才能在强基赛道脱颖而出!
招生专业
1️⃣从招生专业数量上看,浙大开放的招生专业最多,为12个,复旦、中科大、西交大开放了9个招生专业,厦大、南大、上交大、兰大分别为8个,给予考生更多选择权;
2️⃣从专业实力上看,12所高校开放的强基招生专业基本全部为本校优势学科,例如上交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科大的物理学类、复旦的数学类、北航的航空航天类等,皆是A+学科,实力强劲值得报考。
3️⃣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8校开放了文科专业,包含历史学、哲学、古文字学等,文科考生可重点关注;
4️⃣复旦、上交、浙大、中科大、同济、人大、厦大、东南大学、北航、兰大在填报志愿时均可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并且可以选择多个专业;这对于对所学专业无执着要求的考生来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录取概率。
报考强基计划时,更多是在择志。在专业选择方面,须更多以考生自身兴趣为导向,同时关高校注培养方案、本省招生计划情况、选考要求及校测考试科目等。
入围规则
1️⃣高考出分前校测12校报名成功即可入围,依据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入围名单,让很多擅长笔试、数理学科成绩优异或有竞赛经历的考生拥有逆风翻盘机会。
2️⃣兰大按6倍确定入围名单,中科大、浙大、北航、西交大按5倍确定入围名单,进入复试机会较大;复旦、南大、厦大按照3倍确定入围名单,进入复试难度相对较高。
3️⃣复旦、上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同济大学、厦大强基皆开设了第二类考生的破格审核。如果未通过破格审核,考生还有机会以破格生身份报考其他高校,或以非破格生身份报考任一高校。
4️⃣南大、中科大、复旦、西交大、人大设置了初试全国统一资格线,全国竞争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校测考试模式
1️⃣12所高校在高考后校测,校测时间紧张,备考压力大,考生应尽早准备增加录取机会!
2️⃣在校测笔试中,理科类专业基本围绕数理化考核,文科类专业基本围绕文史哲进行。参照往年强基计划校测情况,笔试难度通常会难于高考接近学科竞赛,对有竞赛经历或数理基础好的学生而言,增加了竞争优势。
3️⃣12所高校校测面试中,主要对考生的兴趣志向、学科特长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另外南大、人大还特别提出了面试需要考生展现出所报专业领域相关的学习兴趣、发展潜力等。
4️⃣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校测面试中,大部分高校会以此作为重要参考。建议高三考生尽可能优化自己的综素材料;低年级考生多参与竞赛等活动,为自己的档案增光添彩。
录取规则及培养特色
1️⃣12所高考出分前校测高校皆采用85%高考成绩+15%校测成绩的综合成绩折算方法。
2️⃣其中第一类考生的初试笔试成绩,不仅是入围复试的依据、更是录取综合成绩分数的计算的重要组成(除复旦数物专业、西安交大、北航、厦大),考生家长需看好12所高校笔面试的折算比例,针对性进行备考。
3️⃣12校2025年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中,增加了许多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并且在录取后,为考生制定单独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进行本硕博衔接培养。让学生在未来升学就业中更具竞争实力。
4️⃣除此之外,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会予以优先安排共派留学、奖学金等福利,在就业问题上也会进行指导。
高三及低年级考生报考建议
12所“高考出分前”高校强基计划政策复杂,高三考生家长到底怎么选?低年级考生想报考又该做哪些规划准备?强基在线总结一下几种情况供大家参考:
高三考生报考建议
1️⃣因为12校层次差距较大,因此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分数去匹配适合的学校,有竞赛经历或数理化成绩好的考生适合去冲击更高层次的学校,但重点高校高手如云,需理性看待分数与院校层次,切勿过分拔高,最终得不偿失。
2️⃣有竞赛经历考生可重点考虑北航、南大、中科大,在报名阶段可上传竞赛证明材料,对竞赛生在报考以及校测方面更友好。
3️⃣意向工科专业的考生可以考虑上交、浙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同济等高校,文科生可重点关注复旦、浙大、南大、人大、厦大、东南大学、兰大等招收文科专业的高校。
4️⃣兰大、北航、西安交大、浙大等高校入围比例在5-6倍之间,入围机会更大;复旦、南大、中科大、人大需谨慎考虑,这几所高校都有全国统一合格线,竞争较激烈。
5️⃣擅长笔试或有竞赛经历的考生可以重点考虑复旦、上交、浙大、中科大、东南大学,这几所学校的校测笔试成绩占比更高,相对来说会更具优势。
低年级考生报考建议
1️⃣建议低年级考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获得金银牌可以申请破格入围拥有免笔试等优惠,获得省奖等也会帮助考生在高难度校测中脱颖而出,并且在其他特殊招生中也大有用处。
2️⃣高考成绩是基础,建议考生以高考学习为主竞赛特招为辅,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重点准备强基等特招校测考核等。
3️⃣家长要帮助考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关注强基/综评/少年班等多元升学路径,积极参与科研创新、科研探究、科研实践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