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强基计划再度迎来重大变革,部分高校取消了对五大学科竞赛生破格入围的优惠政策。随着政策的收紧和机会的减少,这一看似微妙的变化,实则对竞赛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这一变革究竟预示着什么?面对强基计划的新动向,低年级的竞赛生又应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呢?
相关阅读:2025年五大学科竞赛赛程安排/考试试题/获奖名单汇总
推荐阅读:2026年强基计划报考指南与政策解读合集
数据回顾
事实上,2025年的强基政策变化对竞赛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了顶尖竞赛生群体,也就是在五大学科竞赛中斩获金银牌的学生身上。这部分学生每年人数通常不超过2000人,例如2024年五大学科金银牌获奖人数为1984人。
强基计划自2020年试行以来,最初只要获得金银牌,学生就能自动获得破格生身份,只要分数达到本省一本线或特控线,即可直接入围参加单独考试。
到了2022年,金银牌获奖总人数增长至1483人,增幅高达39.5%。许多高校(如北京大学等)开始对破格资格进行审核,金银牌学生需在报名后提交综合素质相关资料。但直到2024年及之前,通过审核的破格生仍可享受部分或全部免除笔试的待遇,招生名额不受限制,录取综合分数仅需达到本省最低线。
然而到了2025年,金银牌获奖人数增至1984人,相较于2020年几乎翻倍。以北京大学为例,直接取消了三个破格审核的级别,即便通过破格审核,也必须与普通考生一同参加笔试。招生名额更是从全国不限大幅缩减。金银牌身份如今仅能帮助学生入围校测,在录取环节的难度,甚至不亚于普通考生。
挑战——破格入围通道收紧
政策变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明确宣布取消五大学科竞赛(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信息学)的金银牌破格入围资格。这意味着竞赛生将不得不与普通考生一同参与初试,依据成绩来决定能否进入复试。
影响:此政策削弱了竞赛生原有的优势,迫使他们重新聚焦于高考赛道,同时在强基计划中准备笔试与面试。虽然选拔过程看似更加公平,但无疑加剧了考生的竞争压力。
机遇——优势向单科及校测转移
政策调整:采用“单科破格”政策的高校逐渐增多,即单科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将有机会破格进入校考环节。
影响:这一变化为竞赛生以及在某一学科表现突出的偏科尖子生(尤其是数学或物理成绩优异但总分不突出的学生)提供了新的机遇。
校测难度提升,竞赛生占优
校测模式:许多高校的校考难度已接近竞赛水准,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对竞赛知识的掌握。
笔试内容:多数高校的笔试涵盖了竞赛题目,难度约等同于竞赛初赛水平,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顶尖院校的数学题目甚至达到了复赛一试的难度。具备竞赛背景的学生在解题思维与知识储备方面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竞赛生如何进行备考?
高一高二阶段
高一和高二阶段是基础夯实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提升高考成绩,确保达到一本线或特招线以上。同时,对于有志于竞赛的学生来说,数学和物理竞赛的重点是冲刺奖项,并密切关注单科破格政策,为未来升学增添筹码。在专业探索方面,深入研究目标院校的培养方案,例如清华大学的五大书院和人民大学的“学院—书院”双轨制,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为高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阶段
进入高三阶段后,高考冲刺成为首要任务。此时,学生需要全力提高总分,确保获得入围资格。在此基础上,针对目标院校的校考模式(如“复交南”模式高校)进行专门的笔试和面试模拟训练,进一步强化竞赛题的解题能力。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方向的考生,更需在单科上重点突破,争取高分,以获得破格录取的资格,为高考增添一份保障。
💯温馨提示:
2025年强基计划录取已经圆满结束,新一轮强基备考也提上日程。那么,低年级该如何进行强基备考?各个学校的入围以及录取情况是怎样的?我们能提前做什么?别着急!大家找准各自的队伍,扫码入群,群内专门分享强基最新政策解读、各校动态和备考经验,同时群内也有老师为大家进行线上答疑,还在等什么,快快加入我们吧~
![]()
![]()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